
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为后人保留了俄罗斯农奴制度的诸多资料。比如人口市场上不同农奴售价差别很大,取决于居住地、年龄、手艺和技能。为了更容易从经济角度理解农奴制,本文将尝试以现代卢布为单位估价当年的“活商品”。
十八世纪俄罗斯社会进步派人士已经注意到,农奴制度是俄国最丑恶的现实。但当时对“俄罗斯奴隶制”的揭露更多停留在口头纸面上,谁也没法与之斗争。例如革命思想家亚历山大·拉吉舍夫在《彼得堡到莫斯科之行》中写道:“庄稼汉至今仍是我们的奴隶,我们并不觉得他们是平等的同胞,忘了他们也是人”。
农奴制度亦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统治负担,但这位努力塑造开明形象的女皇同样无力废除广泛实行了一个多世纪的农奴制,这项制度使得地主和贵族不仅合法拥有土地,还拥有依附土地生活的人民。另外根据1762年宣言,贵族免于强制性文职、军职征召,有权完全占有庄园不动产和农奴人口。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俄国社会精英忧心同胞受压迫,何不效仿美国或法国引进黑人奴隶,使本国人民免遭剥削呢?答案很简单:农奴比黑奴更廉价!
法国侨民保罗·杜克雷十九世纪初在莫斯科开办法文学校,回国后著有《俄罗斯与奴隶制及其同欧洲文明的关系》一书,详细分析了俄罗斯农奴制对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这本书的主旨是:俄国跟法国相比属于穷国,未能高效利用农奴劳动力。
杜克雷比较两国情况认为,用法国货币计算,俄罗斯农奴平均价格为400~600法郎(以十九世纪初俄国纸卢布对法郎汇率1:1为基准),每人每年充其量为地主创造50法郎收入。法国殖民地的黑奴贵得多,约2000~3000法郎,但可以创造至少200~300法郎收入。(译注:纸卢布就是纸钞,最小面额5,1810年与银卢布的兑换率为1:3)
虽然表面看“活商品”每年创造的收入都约等于其售价的10%,但杜克雷相信长远来看使用非洲黑奴比使用农奴更有利可图。另外,他还认为法国两三个妇女就能耕种一片小农场,而在俄国相同面积的农场指派两三个农奴根本不够。
俄罗斯农奴数量在不同年代起起伏伏,各地区差异很大。比如图拉省和斯摩棱斯克省农奴约占总人口70%,而西伯利亚的农奴数量从未过万。到1861年正式废除农奴制时,全俄6500万人口中约有2300万农奴隶属于各自的地主。
十八、十九世纪之交,人口贩运开始在俄罗斯流行,很少人觉得把农奴当物件、当牲畜卖有什么不妥。报纸上经常出现此类广告,兜售“17岁小伙及成套家具”或“30岁女人及枣红色马驹”。
历史学家瓦西里·克柳切夫斯基研究发现,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前期,购买村庄时有土地的农奴通常售价30卢布,1786年国家贷款银行成立后涨到80卢布,统治末期一个健康长工的售价不超过100卢布。
保罗一世皇帝即位,物价飞涨。《莫斯科公报》1800年刊载:欧斯托任卡街309号的鞋匠和洗衣工老婆两人自报身价500卢布找东家,另有人出400卢布求购带裁缝老婆的切削工。所以,农奴的职业能力决定了自己的价钱。十八世纪后期《圣彼得堡公报》刊载,“年轻女工”售价在150~170卢布之间浮动,“会熟练针线活的家政妇”要价250卢布,替人参军的应募者400卢布。厨子、理发匠等专业人员更贵,一名拖家带口的熟练厨子可能高达800卢布,而老练的马车夫和厨娘妻子要1000卢布。
儿童当然比成人便宜,但考虑到可能的远期收益,价钱也不会太低。大城市一名男童通常售价150~200卢布,各省的未成年农奴就十分廉价,比如十八世纪末诺夫哥罗德省偏远乡村“农家女”仅卖5卢布。在俄帝国的偏远地方还可用实物交换农奴。
某个名叫伊万·伊万诺维奇·季诺维也夫的军官欠债还不起,名下财产被清算。清单显示:此人宅院位于“丘赫洛姆斯基地区大普斯滕村”,34岁农奴犹大·马特维耶夫估价24卢布50戈比,其妻阿芙多基娅·伊万诺芙娜40岁,卖4卢布25戈比,他们的四岁儿子卖1卢布60戈比……
亚历山大一世皇帝限制人口交易,1801年禁止买卖农奴的广告登报,七年后禁止在市场上卖人。但精明的商贩自有应对之策,不说卖农奴,改称租赁。随着俄帝国财政经济吃紧,农奴价格持续走低。1812年战争后平均价格降至100卢布一人,直到世纪中叶才恢复稳定增长。
回到本文标题。欲估算农奴在当代俄罗斯的大致价格,必须先比较同时期居民收入与各种商品、服务之价格。海军上将帕维尔·奇恰戈夫十九世纪初交易农奴,他记录:女人之外每个男农奴卖150卢布,英国品种母马每匹卖300~400卢布。即马比人贵两倍。
列昂季·特拉文(1732~1818)回忆录记载了一些物价。1760年代的普斯科夫一普特小麦5.5戈比,教会奉献金150卢布,帽子2卢布,雇大车从彼得堡跑一趟诺夫哥罗德花费6卢布,圣彼得堡三居室石砌住宅月租金8卢布……
俄帝国人民收入相差悬殊,主要看他社会等级。按照历史学家叶莲娜·科尔奇明娜的研究,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执法部门低级职员薪水最微薄,比如警察总局击鼓手月薪仅38戈比。掌握一技之长的人挣钱更多,粉刷匠工资2卢布50戈比,药剂师月薪20卢布83戈比,六级文官62卢布50戈比,警察局长187卢布50戈比。贵族收入则属于另一种情况,例如尼古拉·彼德罗维奇·舍列梅捷夫伯爵拥有十五万农奴,每月进款5万卢布。
可是光这样讲恐怕无助当代读者了解十八、十九世纪俄帝国物价水平,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济关系,很难直观认识俄罗斯农奴市场。所以我们不妨比较一下现代货币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的货币。
十八世纪银卢布的流通量远大于金卢布,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一枚银卢布约含银18克。俄罗斯近年一克999银售价约30卢布,即一个叶卡捷琳娜二世银卢布约等于540现代卢布。
那么简单计算得知,2700现代卢布即可购买一名十八世纪末诺夫哥罗德省“农女”,“熟练厨子”和洗衣妇老婆则要花掉您432000现代卢布。舍列梅捷夫伯爵月收入约合今2700万卢布,大概跟众所周知的寡头们相差无几吧。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