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大林统治时期民间抗争频发,农村地区大小暴动此起彼伏。本文简单介绍其中较突出者:
1927
4月
在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阿贝、阿拉伊哈、奥伊米亚康等村庄爆发了雅库特人民反抗苏维埃政权的武装暴动,领袖叫帕维尔·克谢诺丰托夫。暴动者10月份占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镇,人数增加到70;11月又占领西坎贾拉斯基乌卢斯(улус),队伍扩大到750人。国家政治保安总局(ОГПУ)派出500人前往镇压,同时克谢诺丰托夫受地方党政领导人之邀参加谈判(一说主动投降),甫一抵达即被逮捕(后定罪枪决)。暴动随之迅速平息。到1930年2月初,所有残余的暴动队伍或者被击败,或者在“大赦”的保证下停止抵抗。
5月12日
乌拉尔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最大企业:上依谢特冶金工厂平炉车间200名工人举行了为期一天的罢工,理由是“总务部门领导不关心工人需求”。罢工领袖是一位退役红军,早年曾在“白军”当兵,参加过内战,现为工人村宗教委员会成员。5月13日工人们在解雇的威胁下恢复工作,但罢工领袖事后仍遭开除。
夏季
据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报告:这段时间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三起罢工,绝大多数系自发组织,75%的诉求与提高工资待遇有关。
11月7日
时值十月革命胜利十周年之际,联共(布)党内反对派领袖在苏联主要城市发起抗议活动。莫斯科的抗议由列夫·托洛茨基和列夫·加米涅夫组织,列宁格勒由格里格利·季诺维耶夫组织。然而反对派活动者遭到警察和便衣契卡分子的围追堵截、殴打、逮捕,普通群众则对他们的号召无动于衷,甚至投掷土豆、木柴。11月14日季诺维耶夫和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
1928
据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统计,本年度全国共发生709起农民抗议。其中规模较大的有:
3月22日
托木斯克州济良斯基区农民抗议。
11月1日
布良斯克区乌捷利涅乡农民反对集体农庄抗议。次年4月份抗议组织者吉季科夫兄弟获刑十年。
1928-1929
从1928年1月到1929年12月,国家政治保卫总局记录了13000多起乡村地区暴动和大规模群众抗议。1929年参加这些活动的农民达244000人之多。
从1929年12月17日到1930年2月14日,中央黑土州发生38起农民抗议,15000多人参加。
1929
9月26日-10月11日
哈萨克斯坦“塔赫塔库皮尔暴动”:卡拉卡尔帕克人和哈萨克人在安达特科利村的一次集会上决定武装抵抗现政权,攻占塔赫塔库皮尔市,结果招致苏联政府大屠杀。同时锡尔达利亚区也出现暴动,人数约500,包括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和塔吉克人。在与镇压部队的战斗中,装备明显处于劣势的农民迅速败北,仅少部分人设法逃脱。
11月
车臣沙林区和乌鲁斯-马尔塔诺夫区出现暴动。12月8日-28日,抗议者与北高加索军区部队、ОГПУ分队展开大规模交火,结果450人被捕、60人伤亡。苏军牺牲43人,其中21人伤重不治。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贫农协会代表在哈萨克斯坦巴特帕卡林区举行暴动。他们宣布推翻现政权,占领区中心,捣毁党和苏维埃机关、扣押党政领导人,又攻入警察局释放被捕者,烧毁合作社和农场。但很快被ОГПУ派兵击溃,逮捕约200人。
12月
雅库茨克自治共和国“布伦暴动”:暴动者声称支持苏联政府,武装反抗区党委,要求大幅度放宽政策,多倾听地方群众的意见。到1930年2月份暴动队伍已达300人,但被ОГПУ优势兵力打败,击毙、枪决100多人。
1930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情报处本年夏季向苏联最高领导层提交了一份《关于国营企业工资问题的报告书》,其中有1929年1月-1930年8月间全国罢工次数和参加罢工人数的统计数据。1929年1月-8月共记录174起集体抗议活动,15707人参与;1930年1月-8月罢工次数减少到147起,参与者减少到11833人。
另外,本年度约有250万农民参加了13754次旨在反对现行制度的抗议、暴动或示威游行,其中3712起是所谓“妇女抗议”,176次暴动属于叛乱性质。乌克兰地区形势最为动荡,其西部地区,尤其与波兰、罗马尼亚接壤的州实际上已脱离政府控制。在伏尔加河流域、乌克兰、西伯利亚、北高加索和哈萨克斯坦都发生了大规模农民示威活动(超过1000人)。据国家政治保卫总局资料,约20200人被判处死刑。
1月
109486人参加反对集体化的各种活动。
2月
214196人参与农民暴动。
哈萨克斯坦多地发生集体化过程中俄罗斯农民和哈萨克人的大规模冲突。“打倒苏维埃政权”口号频频出现。所有暴动都被ОГПУ残酷镇压。
阿尔泰边疆区的厄鲁特人和俄罗斯旧礼仪派信徒联合发动“图日莱暴动”,武装占领数个村子,推翻政权机关,并打退了一支镇压部队。然而本月底暴动领袖厄鲁特人图日莱自行解散队伍,旧礼仪派信徒动身去了中国。
北高加索多个村庄和集镇发生大规模抗议、暴动。库班哥萨克在一些地方进行武装袭击。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多个地区发生反对集体化的农民运动。
3月
1434588人参加反集体化抗议。仅北高加索一地就出现了335起、82000余人。
车臣-印古什自治州暴动频发。内务人民委员部和北高加索军区出动5000人部队镇压,粉碎9个团伙,击毙19人,逮捕122人。
阿尔泰边疆区出现ОГПУ专员多贝京领导的暴动。此人的武装队伍释放被捕富农,捣毁了几个村庄的苏维埃机关和警察部门,杀死10名工作人员。他们还吸收了“图日莱”的部分成员,总数多达400人。3月底ОГПУ将其镇压下去,半数暴动者被捕,余者遁入中国。
2-4月
外贝加尔、赤塔州马连京区、布里亚特蒙古共和国穆霍尔希比尔区、恰克图区出现地下造反组织发起的暴动,成员约150人,图谋推翻现政权。原红色游击队员舒宾积极参与组织工作。这支队伍前后杀死苏维埃和党务工作人员约40人,但随即被装备精良的ОГПУ镇压部队击溃。刑事侦查近700人,枪毙71名。
3-4月
比丘拉区(当年在赤塔州境内)反集体化武装暴动,被ОГПУ分队镇压。
7-8月
乌拉尔州下萨尔达区斯维尔纳亚村农民暴动:警察试图从村中带走三名被捕富农,引起全体村民强烈不满,高呼:“强盗来抓老实人了,别让他们欺侮咱!”强行夺回富农。第二批增援警察迎面遭遇300村民,有人喊:“这儿没富农,他们和我们一起的,别想抓他们。趁着还有命赶紧滚吧!”两边同时鸣枪,政府人员无法前进。农民包围村委,设立武装岗哨和巡逻队。第二天联共(布)区委会和区执委会派人传话,称这种行为属于“反苏”。农民闻讯深感惶恐,停止了有组织抵抗。之后50余名ОГПУ工作人员和共产党员进村逮捕煽动者20名,并抄没其家庭。
3月28日-4月1日
中央黑土州洛谢沃区利波夫卡村民阻挠强制迁移本村富农。区委会派出30人武装分队,遭农民抵制不准进村。又派出130名军警增援,遇枪击,随后发动进攻。激烈交火持续一个多钟头,装备不良的村民被击溃,27人死亡,几十人负伤。
3-4月
萨尔巴兹暴动:哈萨克暴动者捣毁村苏维埃,焚烧文件,破坏粮食征购,解散集体农庄。起初ОГПУ的镇压卓有成效,但4月份暴动者逐渐占据上风。4月30日暴动领袖与政府代表签署停火协议(中止集体化、归还强制没收的财物、信仰自由等),政府在暴动者交出武器后立即翻脸,将其领袖与活跃分子一网打尽。
4月
伊万诺沃工业州舒亚区特列吉诺纺织厂600名工人罢工,原因是食品供应短缺。
本月记录了1992起农民抗议。另据国家政治保卫总局信息处资料,1月-4月共发生6117起反集体化抗议,1755300人参加。武装镇压了800次暴动,约1.5万名ОГПУ工作人员死亡或不同程度受伤。
5月
彼尔姆州十月区阿沙普村农民武装反抗集体化。
乌克兰境内发生65起反对驱逐第三类富农的大规模抗议。农民要求送回被流放的富农、返还抄没的财产。
5-6月
伊尔库茨克州布拉茨克区“富农反苏暴动”:农民攻占数个村庄,枪毙多名苏维埃积极分子。后被ОГПУ分队镇压。
5月18-19日
阿尔泰边疆区旧别洛库里哈村“妇女抗议”:驱逐富农期间,约300名妇女聚集包围村苏维埃,扬言“我们不把富农交给你们!”并殴打多名村苏维埃工作人员。后来其中一位活跃妇女被“别丹式”步枪击伤,抗议随之平息。ОГПУ迅速逮捕14人,将她们定罪。
6月
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煤矿”托拉斯矿工大批缺勤不上班。
本月共记录886次反集体化活动。
6月1日-4日
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诺洪苏木300名中农组织暴动。口号包括“打倒无产阶级专政!”、“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自由贸易不受阻拦!”等。他们驱逐了苏维埃工作人员和党员积极分子,把征用粮发还村民。其战斗分队约有100人,被ОГПУ击溃、镇压。带走侦查214人,枪决47人。
7月
乌克兰顿涅茨克州“斯大林煤矿”托拉斯七个矿井的工人举行罢工。
全国发生618次反集体化抗议。
7月26日-27日
ОГПУ机关查获阿尔泰边疆区乌斯季码头村暴动未遂事件。短暂战斗中暴动领袖被打死,数名警察和ОГПУ工作人员身亡。逮捕310人,其中有大约50名前红色游击队员、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
8月
全国发生256次反集体化抗议。
10月14日-17日
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霍林区基任加苏木暴动。30-40人的暴动队伍基本由农民构成,组织者是前帝俄军官洛谢夫。他们占领两个村庄,之后人数扩大至100名,在与ОГПУ分队的一场激战中被击溃。此案涉及258人,枪决36人。
1931
4月20日
乌拉尔州纳杰日金斯基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基林场“特殊定居者”暴动:队长、组长、管理员及其副手在得到区委书记马斯洛夫的明确同意后发起暴动,对库班人进行了不折不扣的种族屠杀,声称“我们要消灭所有库班人,一个不留”。手段包括残杀、任意逮捕、强奸、勒索等。来自乌斯季卡利耶和乌斯季坎达的约300个特殊定居者家庭参与作案,他们原打算从铁路移动,“但由于采取了措施,移动被终止,暴动者带回原定居点”。53名主要人员被捕。
5月30日-6月1日
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吉达区暴动:领袖是农业劳动组合主席、贫农沙拉波夫,旨在推翻苏木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并逐步烧遍整个共和国。暴动队伍起初有110人,但不敌ОГПУ的优势兵力,只与个别契卡小队发生过小规模武装冲突。此案涉及79人,枪毙44名喇嘛,多数是布里亚特知识分子代表。
6-9月
哈萨克人不满正在进行的集体化,大规模外逃,遭苏军阻止,引起“曼格什拉克暴动”。武装暴动者人数超过3000,试图与政府达成协议无果,最终被ОГПУ镇压。几百名主要成员被逮捕和审判,许多人迁出苏联。
7月6日-8月1日
西西伯利亚边疆区(今新西伯利亚州)“丘马科夫暴动”:丘马科夫区大批农民反对以“集体化”名义实施的强制征收,打出口号“打倒共产党员和集体农庄,自由贸易万岁!”。暴动队伍很快吸引300多人,之后又增加到600多人,迅速占领24个村、镇和农场,解散村苏维埃和集体农庄,扣押150余名集体农庄积极分子与警察,杀死其中13名。许多村苏维埃工作人员也参与暴动。ОГПУ成功将其镇压,近100名农民被杀,200多人被捕。政府部队在镇压暴动过程中趁乱劫掠、私刑杀人、纵火焚烧村舍。1937-1938年间,几十名曾参与这次暴动的人被构陷处决。
7月26日-8月2日
托木斯克州“恰亚暴动”:西伯利亚劳改营帕尔比格大队1500名来自库兹巴斯和阿尔泰的特殊定居者,不满劳动、生活条件恶劣,粮食供应短缺,愤而发起暴动,夺取一间管理处办公室。但因武器低劣,无法抵抗镇压部队(ОГПУ、警察和党务人员)。约100名暴动者被杀,组织者被判刑。一些家庭(数百人)流放至亚历山大-瓦霍夫偏远惩戒大队,在那里全家每天分食100克面包。
8月27日-31日
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穆霍尔希比里区暴动::苏维埃工作人员克拉夫琴科联合几个农民地下支部(大部分系中农或贫农组成),打出口号:“打倒共产党专政,一切权利属于农民劳动者!”暴动队伍占领洪霍洛伊村,拘押50名党务人员,杀死其中8人;在尼科尔斯克村拘押约30人,杀死2人。之后又占领几个村庄,苏维埃工作人员闻风而逃。暴动者宣布推翻现政权,成立制宪会议,总人数达到数百名。然而最初的顺利很快受挫,他们被ОГПУ击溃镇压。事后查明参与暴动者629人,约200人被刑事侦查,处决7人。
1932
3月23日
车臣边境四个山村和达吉斯坦境内发生暴动。暴动者包围工农红军驻贝诺耶部队营区,企图占领斯捷列奇-卡尔捷奇油田。但只坚持到4月初就被北高加索军区部队击溃。这次暴动的特点是:组织严密、大量人员参与(包括妇女)、作战残酷、遭受严重伤亡仍不断反击、边打边唱宗教歌曲。
4月-5月
泰梅尔半岛反集体化暴动。当地土著居民(多尔干人、涅涅茨人)对地方自治政府不满,杀死苏维埃工作人员,击退一支来镇压的分队,并多次发出号召。ОГПУ派兵干预,5月底暴动领袖或被杀或被抓,许多居民因畏惧惩罚停止抵抗。
4月5日-12日
由于食品供应定额突然下降,伊万诺沃工业州维丘加市“诺金”纺织厂开始罢工。随后全市各工厂工人也加入罢工,总人数达1.5-2万。4月10日局势突然恶化,罢工人群约5000名集体涌入市中心,砸毁当地警察局、占领政治保安局和区委会大楼。据官方报道,事件导致抗议者1死1伤,15名警察重伤,另有几十位机关职员和多位区领导轻伤。11日全市宵禁。为调解冲突,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卡冈诺维奇12日抵达维丘加,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平息了抗议示威。
4月7日-9日
白俄罗斯鲍里索夫市反政府示威:大批市民破坏粮库,组织妇女儿童示威游行到红军军营。据官方估计,400-500人参与此次事件,且得到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和警察的支持。尽管军队忠心耿耿,但指战员中仍出现了“不正常现象”。
5月3日
科斯特罗马州十月区乌斯季诺维齐村大约300名妇女扣留村苏维埃主席,然后举着黑旗走到火车站,砸开装有谷物的仓库大门。仓库管理员用灭火器将人群驱散——因为妇女们以为是毒气。但第二天农民再度聚集过来。警察和政治保安局代表赶赴现场平息事态。库内粮食当天被迅速转移。
5月5日-6日
乌克兰波尔塔瓦州恰斯尼科夫卡村一队妇女砸开车站库房,拿走37袋小麦。5月6日农民们又来到车站,从火车厢里卸下150普特玉米。共产党员试图阻止,因农民朝天鸣枪,不敢向前。傍晚时分50名持枪警察和共产党员抵达车站,却未能吓退约400名正准备卸车的农民。5月7日,更多农民被骑警和持枪党员合力驱散。
5月5日在波尔塔瓦州另一座火车站,约800农民赶跑看守粮仓的两名警察和村积极分子,运走大部分粮食。
5月6日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利曼村和费敦卡村发生约400农民抢粮未遂事件。
7月
伊尔库茨克州戈洛梅村“富农”暴动:布拉茨克市一度宣布戒严,派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去跟农民战斗。
11月-12月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季霍列茨克镇反苏哥萨克暴动:暴动者与红军交战两星期,反复击退部队进攻。当暴动最终镇压下去后,全镇9187人用军列流放到乌拉尔。
1933
据ОГПУ资料,今年6月-12月在乌拉尔地区10座城市、顿巴斯企业、列宁格勒8座工厂,以及谢尔普霍夫、新西伯利亚、索尔莫沃、巴拉赫纳、敖德萨、赫尔松、尼古拉耶夫等地都出现了工人骚动。
8月
乌克兰国家政治保安局报告上半月共和国境内发生22起反苏游行。
11月
鄂毕-额尔齐斯州(今汉特-曼西自治区境内)“卡济姆暴动”:由于当局决定在卡济姆人的圣湖捕鱼,引起80户奥斯加克人和萨摩耶德人发表反苏言论。苏维埃机关工作人员前来调查,被解除武装、捆绑殴打而死。之后暴动者打算前往圣湖破坏毛皮营地、焚烧居住设施,以阻止捕鱼活动,但听说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派出了ОГПУ分队,所以未能实施。进入12月,他们开始组建武装队伍、加强反苏宣传,然而仅发生一次交火,5人死亡。1934年2月-3月ОГПУ逮捕88人,调查后释放34人,3人死于侦讯期间,51人被控“反革命恐怖及其他活动”。
1934
据ОГПУ资料:今年3月1日-6月20日全苏企业和建筑工地共发生80次集体抗议活动,参与者3143人。工厂工人和建筑工人罢工及怠工事件185起,涉及8707人。
12月
“亚马尔暴动”继续进行。1934年亚马尔反苏暴动始于春季,系苏联当局在集体化过程中粗暴蛮横对待土著民(涅涅茨人)所引发。多个地方苏维埃被解散,区政府和中央的联系被切断,一些苏维埃积极分子遇害。12月底ОГПУ分队镇压了武器低劣的暴动者,击毙7人,击伤7人,逮捕50人押往萨列哈尔德(其中41人后来死于疾病或衰弱)。
1940
1月
哈桑·伊斯拉伊洛夫领导发起车臣暴动。他们屡次击败红军部队,用缴获的枪支武装自己,占领大片领土。随着战争爆发,德军入境,局势变得愈发复杂。
9月13日
苏联检察长В.М.波齐科夫向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提交报告,列出全国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发生的集体抗议事件:基洛沃-切佩茨克火电站、塞瓦斯托波尔军用设施工地、斯大林格勒州建筑托拉斯、白俄罗斯糖果厂等。
1941
1月底
“伊图姆卡林斯基区希利达-哈洛依村居民参加反苏活动。”(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定居者部门工作报告)
9月1日-2日
高尔基州库列巴基泥煤企业大量工人旷工,原因是不满意食物配给制及食品供应困难,导致生产几乎中断。49人自行脱离企业,后来只找回半数。
9月-10月
伊万诺沃市工人骚动:在组织工厂、企业往乌拉尔地区疏散的过程中,市内传言称:机床和设备(甚至库存粮食)都将集中拉走,厂房一律炸毁。在这种情况下,加之物资供应和粮食配给急剧恶化,引起9家纺织厂工人自发集会抗议、缺勤罢工。有人呼吁拦截铁路、破坏火车头和车厢,不准任何东西运出城市。党组织代表试图澄清传言,人群叫喊:“别听他们的,他们什么都不懂,我们被他们骗了23年啦!”还说:“有机器就有一切。法西斯也需要布料。”伊万诺沃州内务人民委员局最终镇压了各处的不满情绪,抗议积极分子被逮捕送交法庭。疏散工作一度暂停。
10月15日-19日
莫斯科市骚动:15日德军发动总攻,国防委员会决定将苏联和俄罗斯联邦的最高权力机关、军事和民事部门及大使馆从莫斯科撤往古比雪夫、萨拉托夫等城市。同时准备在工厂、发电站、桥梁和地铁布设地雷。随着“斯大林已离开首都”的传言蔓延,大批居民搭乘交通工具出城,沿梁赞公路向东逃命。市内一些地方出现混乱,部分商店和仓库遭掠,居民个人物品被抢劫。之后当局宣布在莫斯科及周边地区实施戒严,同时加强街面巡逻,社会治安才恢复稳定。
1942
1月24日-2月2日
科米自治共和国沃尔库塔劳改营“乌斯季乌萨囚徒暴动”:这是“古拉格”系统第一起有记录的暴动,领导者是原劳改犯、现任伐木营地负责人马克·雷丘宁。此人与志同道合的囚徒设法解除了营地守卫的武装,组成一支80人队伍,打算释放沃尔库塔劳改营和伯朝拉劳改营的囚徒,最终建立一支强大军队跟苏联政府交战。他们试图占领邻近的乌斯季乌萨村,但经过激烈战斗被迫后退,向伯朝拉河上游的劳改营分队转移,然后遁入森林寻找鹿车以加快速度。为镇压这次暴动,当局派出压倒性人数的武装警卫队(ВОХР),并在各居民点动员党和苏维埃骨干分子组成持枪自卫队。总之,暴动期间42名参与者战死,过后又被抓获处决50名。НКВД和ВОХР分队阵亡33人,20人负伤(大部分系指挥混乱、友军误伤),另外52人因装备简陋被冻伤。
2月
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原林业委员会主席麦尔白克·舍里波夫(已故车臣红军司令阿斯兰白克·舍里波夫弟弟)在沙托伊村和伊图姆卡列村发动暴动,迅速与伊斯拉伊洛夫的队伍建立同盟。他们在加兰乔日村召开武装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成立“车臣-印古什临时革命人民政府”和暴动联合指挥部。许多人闻讯脱离红军和劳动营前来投奔。政府屡次派兵镇压无效,但到了1943年10月-11月间暴动逐渐平息,以至于契卡人员报告说已经“销声匿迹”。
1943
5月30日
奔萨州国家安全人民委员局(УНКГБ)首长尼古拉耶夫:“……曾出现一次利用信教群众进行大规模反苏活动的案例……莫克山区尼古拉-阿兹亚斯村30名信徒在家祷告结束,手持圣像、唱赞美诗在村中游行,吸引1000多人加入。游行祷告期间,疯女人波塔洛娃似乎神灵附体,开始反苏喊叫,攻击集体农庄”。
1944
1月
科米自治共和国乌赫塔-伊日马劳改营朝鲜人劳工大规模罢工:约200人因居住环境太差发动2天罢工。7名领导者被捕,众人恢复工作。
7月
苏联红军进入乌克兰西部之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ОУН)成立了“解放乌克兰高级委员会”,开始组建乌克兰起义军(УПА),到秋季已达20000余人。他们战斗的胜率忽高忽低,因为1945-1946年西乌克兰基本受起义军控制,能够获得农民支持,后来1947年5月苏联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签署协议共同打击УПА。1944年7月-1949年12月苏联政府七次向УПА和ОУН提出放下武器换取大赦,均无果。这轮起义运动直到1950年强制集体化、大规模逮捕和驱逐人口(30万人)之后才失败,但政府与残余队伍的零星交火持续到五十年代中期。
1945-1949
波罗的海国家“森林兄弟”运动。
1945
7月21日
女作家玛丽埃塔·沙吉尼扬在苏联作协党员会议上的讲话:“我去过乌拉尔,基洛夫工厂15000名工人由于条件恶劣起来造反,简直是暴动。区委会和州委会直到闹大了才得知消息。厂长两个月没上班。这次暴动过后,他拨了200万卢布改善设施”。
8月-9月
在疏散到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喀山的工厂出现工人骚动,以及因战争结束,工人们希望恢复和平时期劳动条件及返回家乡而导致的大规模擅自离厂事件。那些没等到关于此问题的特别决议就提前离开的工人被宣布为“逃兵”,一旦被捕即送交法庭。
9月
基辅民族骚乱:事件源于一名“具有明显闪族特征”的少校与两名俄罗斯军官之间的冲突。两名军官扑向这位前线军人,要求他摘下胸前的“躲在塔什干买的”军功章。少校奋起自卫,用手枪打死二人。葬礼很隆重,几千人参加。之后市内开始有人殴打犹太长相的人,导致5人死亡、36人重伤,100多人入院治疗。一群基辅犹太人,包括战争中获勋的老兵给斯大林写信要求伸张正义,但当局并未对打人者采取任何行动。那名少校反被判处双重谋杀罪。
1946
9月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埃尔法”电站工地工人罢工:原因是本月初“党和政府决定”大幅上调份粮配给价格,工人们表示200卢布的薪金连吃饭都不够了。
本月底,在当局决定取消许多工人、职员及家属的粮票后,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阿布劳久尔索”葡萄酒厂出现骚动,60名工人围殴一名前来收回结余食品的区委会工作人员,另外300人告诉厂长:不发还粮票他们就辞职。
1948
5月
斯维尔德洛夫市乌拉尔汽轮发动机制造厂骚动:厂长未与工人沟通,仓促下达改变通行证制度的命令,导致大批人因违反新制度而在门岗处同保安员争吵、推搡。5月13日保安重伤一名青工,引起“群情激愤”。厂长却没采取任何措施补救。
8月
科米自治共和国北伯朝拉劳改营大暴动:数百名铺设铁路的囚徒(包括许多退役士兵和军官)占领了几个纵队和营地。一些人向沃尔库塔移动,打算释放沃尔库塔劳改营的囚徒,被内务部装备飞机、坦克的分队所阻。另一些人向东移动前往鄂毕湾,企图夺船出海,也遭拦截。暴动最终被残酷镇压,大部分幸存者(约100人)押送沃尔库塔劳改营刑罚区。少数人去了乌拉尔山区打游击。
1950
10月
10月2日傍晚,罗斯托夫州齐姆良斯克劳改营第6分队约300名男性囚徒走近分割男女营区的木栅栏,制造5米宽破口,闯入女营板棚,趁夜找女囚“交往”。分队长率工作人员和武装射手试图驱赶,遭遇激烈反抗后竟茫然失措,未采取进一步行动制止混乱、逮捕肇事者,就连劳改营副主任也束手无策。结果破损的栅栏未及时修补,也没增派更多警卫,囚徒们见领导无能、态度消极,于是继续使用出入女营区的“通道”12天。直到14日上级主管单位和其他部门才接到报告。最终分队长被处以10天监禁,副主任被训斥“对关押犯人的制度缺乏关注”后脱身。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