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年7月4日,萨马拉市(古比雪夫)上空黑云密布,雷雨交加。上午10:25一道闪电击中“石油和石油制品运输供应管理总局”设在河岸的18号储罐,瞬间发生爆燃。油罐像个巨型火盆熊熊燃烧,附近瞭望塔立即向消防指挥部发信号。10:28油库消防队开始对17号、16号罐喷水降温,却无法阻止这两个油罐过热起火。
上午10:35,独立军事化消防队(ОВПК)一队长М.П.马卡洛夫带领两支城市消防队的六台消防车率先抵达事故现场。此时参加扑救的共55人,歇班的消防员也闻讯赶来,其中包括С.И.泰尔基大尉。当天他本应去市外别墅找小女儿,得知消息立即冲向火场,在消防指挥部值班领导赶到之前担任现场指挥,命令全市宣布四级(最高级)火警,疏散妇产医院全体人员。泰尔基呼叫ОВПК一队的泡沫消防车、水泵车速来增援,部署四门水炮冷却19号罐外壁。泰尔基大尉不知道今天将是他人生最后一天……
10:40消防指挥部副主任В.М.格鲁宾科夫中校、技术上尉М.И.科雷哈洛夫,及ОВПК三队、四队、十八队五台消防车、两台水罐车、三台泵车前来支援。11:15州消防管理局К.К.伊万诺夫上校赶到火场,判断目前的情况仅仅是更大灾难的开始,麻烦还在后头。此前苏联从未发生油库火灾,更不用说如此规模。
油库管理者的散漫大意也助长了火势蔓延,他们未及时更新油库消防设施,甚至连报警电话都没打通。
事后官方报告指出:“……当天古比雪夫油库总容积97589吨。起火时29个金属油罐共储存63968吨,包括煤油23952吨、原油5233吨、深色石油产品34783吨…… 由于古比雪夫中转油库建于革命前,已不符合现行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尤其火灾前夕储罐间距不足2.5米(个别间距10米)。虽然油库配备了2台固定泡沫喷射器,但部分储罐之间未设防火墙,罐顶未密封,仅用木桁架、木板条遮盖。此外,油库的办公和服务建筑(车间、办公室、器材库等)分别建于储罐区域,距离罐体17-34米不等…… 火灾发生时油库外围有持枪军事警卫把守,职业化消防队(ППК)正常执勤。油库消防站安装了接入城市电话网的交换机,也可以内线拨通油库各部门、各车间。然而油库ППК和地区ОВПК一队之间的的电话线自1948年4月1日起故障,导致无法用‘1号线’联系市内消防力量。石油和石油制品运输供应管理总局规定的火灾报警灯在事故发生时也未安装。
ППК拥有一台嘎斯改装水泵消防车,该车除规定设备外还有一部移动式泡沫喷射器。油库安装了初级灭火设备。ППК人员编制23名,值班室7人驻守。事故发生后两个泡沫喷射站的固定泡沫喷射器参与扑救,每喷射器带两个550千克泡沫储罐,油库当天共有7500千克泡沫库存。两个泡沫喷射站:第一个位于消防站内,第二个位于17号油罐附近,但过去几年这两个站未进行实际演练。
最近的消防力量是ОВПК一队,距离油库2千米。ОВПК一队有瞭望塔,值班员望见油库失火即通知‘1号台’。一队战斗编组有一台水罐车、两台嘎斯改装水泵消防车,以及附属该队的学员培训队。”
11:05火场又得到62名消防员、7台消防车增援。“恰帕耶维茨”特种消防列车通过铁路尽可能靠近油库。几乎同时抵达的还有油库工人及河运工人联合分队、50名航空航海预备学校学员和当天休假的全部消防员、民警。14:00参与扑救人数约300名。
油库消防站水泵功率不足,每分钟只能抽水70立方米。14:00调来两艘渡船、五台泵车助阵,抽水能力上升至每分钟150立方米。指挥部决定彻底扑灭尚余煤油约120吨的16号储罐,四名消防员扛着空气增压泡沫泵的喷枪冒险登上罐顶压制,但罐内多次复燃。
14:40预想的“更大灾难”果然出现:18号罐涌出一条火龙扑向储存柴油的19号罐,导致16、17、18、19号罐沦为炼狱。17号罐油层下的水形成蒸汽垫,将罐中全部内容物和巨型钢铁盖子腾空抛起。火焰风暴瞬间席卷临近街区,萨马拉河岸被高温蒸汽笼罩。
多达50人被卷入大火。距离油库较远的“萨拉托维茨号”驳船上,除了被冲击波推入水中的船长И.В.扎洛坚科夫和轮机员К.Д.拉夫罗夫、位于底舱的锅炉工别斯索利采夫侥幸未死,另外8名船员和7名随船家属全部遇难,包括拉夫罗夫妻子和6个月婴儿,以及扎洛坚科夫的1岁半小孩。不仅地面燃烧,水面一层油膜也在烧。
现场消防员、已故内务少校А.Д.塔马罗夫回忆:“起初我们看见罐体顶部钢结构剧烈颤动,下一秒,红热的储罐内飞出一大团白热物体,仿佛被主妇忘记的沸腾牛奶。喷射力量巨大,烈焰直上云霄,高于钢结构80-100米。当喷射的燃烧油料沿罐壁再次落回地面,顺着斜坡一路淌入萨马拉河。火龙卷摧枯拉朽,火海每秒钟都在向四面八方蔓延,逼近舍普诺夫卡村和附近居民区的速度尤其快。我们周围所有能燃烧的东西都燃烧融化,火苗甚至越过萨马拉河到了对岸。虽然我距离油库几百米远,但那一刻全身每根汗毛都感到炽风猎猎、大地颤颤。震耳欲聋的爆音和火焰噼啪声越来越响,黑色的刺鼻烟云片刻就遮住了七月骄阳……”
储罐附近人员来不及撤退,不幸丧生,他们是:Я.Ф.列多夫斯基中士带领的ОВПК十八队全员,和С.И.泰尔基带领的ОВПК一队、二队、七队战斗编组。渡轮和驳船上保障抽水的消防员同时罹难,包括年仅24岁的ОВПК四队副队长、内务技术中尉莱莎·库利科娃。
事后统计牺牲35人,其中军官4名、消防战士和士官15名、油库与河运工人6名、工人家属10名。
下午基涅利市、恰帕耶夫斯克市消防队抵达,傍晚时分塞兹兰市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市消防队也来支援。别济姆扬斯基卫戍区和斯塔夫罗波尔出动9支消防队,古比雪夫卫戍区派来200名战士。凡能动员的渡轮、汽船和消防车辆都被投入灭火。19:50第15号储罐(译注:原文如此)再次喷射燃烧油料。次日凌晨三点,苏联内务部国家消防总局副局长А.В.叶尔米洛夫、工程上校Г.М.马米康扬茨与苏联石油和石油制品运输供应管理总局高层领导从莫斯科赶到火场。
1948年7月5日10时10分,油库明火终于被扑灭。又花了两星期时间搜寻遇难者遗体,可惜部分人被烧得只剩头盔或皮靴。事故造成经济损失1346619卢布。
1948年7月6日国家消防总局与石油和石油制品运输供应管理总局关于中转油库大火原因及后果的联合调查报告指出:“在火灾发生之初及油料喷出之后,消防队伍和器材的配置可以说完全正确,全体队员表现优异,许多人英勇无比…… 面对油料喷出、人员和器材损失严重、水管报废的困难局面,仍能高水平组织消防作业,确保了火势被限制在四个油罐范围内。”
参加救火的全体消防队员被授予勋章和奖章。19名牺牲官兵合葬在本市中央公墓,次年树立纪念碑。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