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2年4月4日(公历17日),位于勒拿河支流维季姆河、奥廖克马河岸边的博代博市境内勒拿金矿公司发生流血惨案,3000名罢工矿工遭政府军开枪镇压,死伤数百。
公司背景
1910年,彼得堡企业家、市杜马主席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拉季科夫-罗日诺夫及同为企业家的儿子阿纳尼·弗拉基米罗维奇收购了“安德烈耶夫斯基”矿,成立勒拿金矿公司,父子共同持有。
到1912年,勒拿金矿公司66%的股份由”Lena Goldfields”公司持有。该公司在伦敦注册,在伦敦、巴黎和圣彼得堡上市。”Lena Goldfields”公司70%的股份,即勒拿金矿公司约46%的股份由俄罗斯企业家组成的投资委员会持有;”Lena Goldfields”公司30%股份,即勒拿金矿公司约20%的股份由英国商人持有;勒拿金矿公司另30%的股份在犹太银行家Günzburg及其合伙人手中。
工人劳动和生活条件
总的来说,由于承诺薪资相对丰厚,每年招聘的工人数目多于实际所需的。Günzburg在招工方面背靠政府支持,聘用的工人几乎来自俄帝国全境,比如1911年约40%的工人是从帝国欧洲领土招收的。工人签订合同后先拿135卢布预付工资(相当于莫斯科工人半年薪水),并在警察监督下赴矿区上班。
矿工月工资30-45卢布,比同时期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工人薪水高1倍,比务农收入高10-20倍。但妇女和少年不签劳务合同,报酬偏低(每天约84戈比-1.13卢布),甚至在某些得到证实的案例中毫无报酬。
此外,1912年之前还存在加班淘金的情况,但未及时支付相应加班费。碎金块由行政部门称重估价,每克84戈比,外面的私人商铺则按每克1-1.13卢布收购。也就是说,一个幸运的工人一年就可积累超过1000卢布收入。罢工之前,矿方为杜绝工人藏私,采取了各种措施预防、禁止工人直接接触金块。
根据工人签订的合同与政府批准的管理章程,4月1日-10月1日每天工作11小时30分钟,10月1日-4月1日每天工作11小时。如果是两班制,每班10小时。管理者有权在必要时实行三班倒,每班8小时。单班工人早晨5点上班,7-8点第一次休息,12-14点第二次休息,19点半(冬季19点整)下班。但实际工作时间往往长达16小时,因为允许在下班后继续找金。
黄金开采主要在永冻状态的矿山进行。寒冷的矿洞必须用篝火加热,融水一刻不停地抽出。尽管投入大量资金,矿区机械化程度仍然偏低,许多工作需人力完成。工人通过垂直梯子下到20-60深的位置,跪在冰水中干活。下班后,浑身湿冷的工人还得冒着严寒徒步几千米回宿舍,常常因此生病、死亡。另外,工人时刻面临塌方、撞伤和骨折风险。有工人回忆,由于管理者拒绝发放足量蜡烛,矿洞和梯子的照明十分不佳。根据Ф. А.库德里亚夫采夫的调查统计,1911年共记录896次事故,涉及5442名工人。医生和病床严重短缺,甚至有工人死前一天才被收治的恶劣案例,因为其他医生不认为其是“患者”。平均每位大夫服务2500位工人,还不包括他们的家属。后来,政府和国家杜马委员会也承认工人的医疗条件不能令人满意。
勒拿黄金公司的公共宿舍拥挤不堪,铺位根本不够。一些工人只好租赁民居住宅,半数薪酬花在租金上。国家杜马委员会后来调查发现,仅10%的宿舍符合最低居住标准。委员会成员А.丘舍夫斯基写道:“同志们,我等在此无事可为,只有建议工人们放火烧掉这些腐烂发臭的建筑,赶快逃往任何目力所及之处”。
勒拿黄金公司在伊尔库茨克省及博代博市政府的包庇下,垄断了本地区商贸和运输业,迫使工人只能在公司商店购物、只能乘坐公司经营的交通工具。资方违反俄帝国法律明文规定,以购物券代替部分现金工资。而这些购物券面值很高,又无法兑换,工人和家属只好一次性购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以免蒙受损失。
劳动合同禁止携带妻子、儿女,除非管理者同意——这就成了权力寻租的一大途径。矿区出现许多妇女,相当于男工人数50%。她们地位低下,被迫从事违背自己意愿的劳动,薪资极低或无薪,常被有权柄者性骚扰。
罢工起因
时间到了1911年末,勒拿黄金公司主要股东之间的纠纷变得激烈起来。金矿区发生的大规模骚动屡次见诸报端,但未引起市场和全社会的重视。同时,矿工群体自身的愤怒情绪也在持续增加。恶劣的工作条件、多劳者未必多得的不公平做法,都为罢工创造着条件。
而最后爆发罢工的“导火索”,则是““安德烈耶夫斯基”矿发生的“肉类事故”。各个参与者对此有不同版本的回忆叙述:
某矿工(甚至具体到姓甚名谁)拿到一块烂肉;
工人在厨房大锅内发现马腿;
某妇女(工人之妻或在矿区卖淫的暗娼)从小铺买回形似马生殖器的肉。
各种版本说法有时会有重合,但基本可以确定:曾有工人获得了不宜食用的肉。
2月29日(公历3月13日),“安德烈耶夫斯基”矿开始自发罢工,其他矿井的工人随后纷纷加入。至3月中旬罢工人数已达6000余。他们的不满包括:气候条件恶劣 、每天工作11小时且每周只休1天、工资低且部分工资以专用购物券形式给付、食品又差又贵、罚款过多过密、几乎没有劳动保护等。
一份1912年3月3日的工人会议记录记载了矿工对资方要求如下:
- 改善劳工住房条件(单身者两人一间,已婚者每家一间)。
- 改善伙食品质。
- 涨薪30%。
- 冬季不得辞退工人。夏季辞退工人时应发放前往日加洛沃的单程车票。
- 规定平日每天工作8小时。节日前一天工作7小时。星期日和每年12个宗教大节除非工人要求否则不得加班,加班时间不超过6小时,下班时间不晚于下午1点,并计1.5倍日薪。
- 废除罚款制度。
- 不准强迫妇女劳动。
- 称呼工人“您”而非“你”。
- 解聘管理部门25名职员(附名单)……等共18项要求和4项保证
镇压
1912年3月30日,帝国内政部警察厅厅长斯捷潘·别列茨基给伊尔库茨克省宪兵局打电报:“直接建议特列申科夫大尉断然消灭罢工委员会……”
于是4月3日(16日)多位罢工领袖被捕(包括季莫菲·索罗明),次日2000多名矿工游行抗议要求放人。这次游行并不平静,人群呼喊口号威胁“解除大尉的武装并杀死士兵”。宪兵队长特列申科夫大尉下令向工人开枪。
关于枪击遇害者的数字,文献资料不尽相同。几乎每种百科全书及苏联官修史籍都说270人身亡、250人受伤。惨案第二天出版的《俄罗斯话语报》援引“伊尔库茨克宣誓律师咨询局”说法称150人身亡、超过250人受伤。1937年的《勒拿河金矿》一书记载了两组数字:150人身亡、100人受伤或270人身亡、250人受伤。另外,社会民主党的《星报》1912年4月8日报道170人死亡、196人受伤。俄帝国部长会议特别期刊则称:“在1912年4月4日的悲惨事件中,被召来协助政府当局的军队向工人队伍开枪,击中372人,其中170人死亡。”调查罢工惨案的两个专门委员会的最终报告未提及死亡人数,但访问听取了202位负伤者的口供。
事件调查
国家杜马开会讨论了勒拿河金矿事件,内政部长亚历山大·马卡洛夫“在右翼议员的掌声中”(托洛茨基语)宣称:“过去如此,将来亦如此!”
之后成立两个专门委员会赴现场调查。一个是由前任司法部长、现任参议员谢尔盖·马努欣领导的政府委员会,另一个是国家杜马组建的社会委员会,由当时尚不出名的律师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领导。众所周知,克伦斯基同情社会革命党。
5月19日马努欣委员会和克伦斯基委员会同时出发,5月25日乘火车抵达伊尔库茨克。7月18日马努欣命令伊尔库茨克地方法院检察长,对下令开枪杀人的骑兵大尉特列申科夫提起公诉。马努欣委员会用加密电报向皇帝和政府进行汇报,克伦斯基委员会则向国家杜马和新闻界公布了他们的报告。
特列申科夫大尉因罪被逐出宪兵队,降为普通士兵,进入圣彼得堡省民兵部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坚持请求参战获批,分配到步兵第257“叶夫帕托里亚”团。据未经证实的消息:1915年5月15日他率营进攻帕克洛村附近德奥联军,前额中弹牺牲,就近埋葬。
后续
尽管许多工友遇害,但罢工一直持续到8月12日(25日)才结束。之后80%的工人选择离开,包括男子4738人、妇女2109人、未成年者1993人,资方雇佣了新的工人接替他们。”Lena Goldfields”公司持股比例由66%降至17%。矿主因罢工造成的经济损失约600万卢布。惨案还导致帝国财政部拒绝拨款建设金矿急需的伊尔库茨克-日加洛沃-博代博窄轨铁路。
全国各地约30万人集会游行抗议、谴责屠杀工人。
1925年”Lena Goldfields”公司利用租让法令再次获取西伯利亚金矿(包括勒拿河金矿)开采权,为期30年。此外公司还获得3座冶金厂和3处煤矿。其中苏联政府所占份额仅7%,而公司却占93%。1929年公司被强制查封停业。1930年仲裁支持”Lena Goldfields”公司对苏联政府6500万美元的索赔请求,1968年苏联政府承认索赔有效。
1996年5月28日《东西伯利亚真理报》发表文章《两次勒拿河枪决》,引述联邦安全局伊尔库茨州档案第7912号卷宗,称1938年有948名勒拿河金矿工人在博代博市被内务人民委员局“三人小组”判处死刑:
1938年初,伊尔库茨克州内务人民委员局国家安全局第三处处长库利维茨带领工作队抵达博代博地区,当天就基于民族和社会身份逮捕500人。又根据一份600多人的外国侨民名单展开抓捕,其中包括中国人、朝鲜人、德国人、波兰人、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匈牙利人等。中国人和朝鲜人尤为重点关注对象,逐门逐户搜索,务求无一漏网,能动的都被带走,最后仅剩虚弱老者在家。
总之,库利维茨1937-1938年共抓了4000人,大多遭受刑讯逼供,其中948人被“三人小组”处死。肃反运动结束后库利维茨本人也在基辅被捕,押回伊尔库茨克。
另外
西方世界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从勒拿河惨案发生后才开始化名“列宁”以致纪念。但事实上,“Н.列宁”这个化名早在1901年底就出现了。
勒拿河金矿开采了160多年,出产黄金合计约1300吨。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