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7年苏联一些地区发生粮食匮乏导致的饥荒。年底政府实施了多项载入史册的重大措施,包括废除票证供应制、货币改革、降低主要消费品价格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严峻的粮食危机笼罩欧洲大部分国家。各强国决定通过成立不久的联合国组织应对饥荒。苏联、英国、美国、法国和中国签署了一项决议强调当前形势的危险性,并呼吁国际组织为最贫困地区提供农产品保障。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负责人评估认为情况严重。需要援助的地方包括南斯拉夫、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北非、印度和中国。农产品供应主要来自美国,但无法同时满足全部地区的最低粮食需求。
苏联的情况起初并不严重,但领导人仍希望利用西方援助。因此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和斯大林达成协议,同意向苏联提供100亿美元贷款用于恢复国民经济和购买粮食。但战争结束后苏联与盟国的关系迅速降温,1947年斯大林拒绝参加美国主导、欧洲十六国组成的“马歇尔计划”。此时苏联内部已经显现粮食危机。
苏联领导人相信凭借自己的资源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战后从德国、一些东欧国家和蒙古、中国输入了作为战利品的大量牲畜。然而事实表明这并不足以防止局部饥荒。
前一年,也就是1946年苏联遭遇干旱,首先影响欧洲领土的农业生产,导致作物产量大幅下跌。1947年仅收获9850万吨粮食,比1940年减少2000万吨、比1950年减少2500万吨。尽管北高加索和西伯利亚维持了较高产量,但全国仅半数集体农庄能够完成战后的粮食征购任务。健全劳动力短缺、农机匮乏、牲畜减少是当时面临的主要困难。1947年农业产量比战前下降了40%!
由于上级指令性增购粮食,全国8%的集体农庄无法支付劳动日工资,其余集体农庄每日发放口粮不足1千克。有人建议鼓励人民自建菜园,否则生活将难以为继。(《苏联的国家粮食储备和社会政策》,作者: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副教授瓦西里·波波夫)
饥荒开始在一些地区蔓延,地方政府提出的动用国家储备粮赈灾的报告被中央否决或延迟批准。早在1946年苏联就制定了紧缩计划,故而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住现有粮食储备。国家物资储备总局1941-1944年统计数据表明:为军队和国民经济需求积累了1500余万吨粮食,约1000万吨拨入国有粮仓。
历史学家认为,克里姆林宫出于备战考虑需要战略粮食储备。减少公民食品供应、增加税负、提高某些商品价格及降低工资等措施都是为了这一目标服务。其中削减工资是战后几年社会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工人薪水几乎被减半。据波波夫教授研究,以一位普通工人平均月工资200卢布计算,他每天在单位食堂的伙食开销高达9卢布。许多人长期营养不良。并且,进入1947年后食品价格明显上涨,例如1千克小麦面包4卢布、荞麦12卢布、糖15卢布,1千克黄油售价竟达64卢布!1升牛奶4卢布,日古利牌啤酒7卢布,10枚鸡蛋16卢布。即使以全国平均工资500卢布计算,这些价格仍然偏高。
但农村居民无疑过得更加艰难。战争造成人口短缺,集体农庄主要劳动力是妇女、老人和儿童,由于拖拉机、牛马不足,甚至有人力耕地者。食品匮乏吃不饱饭,30%的农庄发不出工资,这就迫使大批农民想尽办法迁往城市求生。
困难地区的医生反复接诊营养不良者,而营养不良往往并发肺炎、结核、痢疾等传染病。街头经常见到骨瘦如柴的饥民倒地不起,悄无声息死去。饿极的幸存者几乎什么都吃。库尔斯克州别拉亚村居民弗拉基米尔·索科洛夫回忆:战后头几年他家每天吃的是荨麻汤和所谓“假面包”,母亲还发明了用椴树叶和花朵做的饼。
部分极端困难地区甚至重现人吃人惨剧。例如1947年春乌克兰国家安全部报告敖德萨州两起食人事件,其一:“铁木辛哥”集体农庄女工费利片科和两个孩子分食5岁儿子的尸体长达五天;其二:某人家杀死并分食二儿子。报告同时指出,克拉斯尼奥克尼区50%的中小学生因粮食奇缺旷课在家。
历史学家瓦莲京娜·日托米尔斯卡娅在《伟大卫国战争和俄罗斯人口统计》一文中写道:与1933年幼儿高死亡率情况不同,1947年育龄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积营养不良、劳动衰竭和长期压力引起的各种疾病。
苏联时代人们对1946-1947年的饥荒沉默了很久。关于这段艰苦时期的资料最早见于1988年出版的《农史》,其中将灾难主要原因归结为“严重旱灾和战争后遗症”。但其他人——例如历史学博士韦尼阿明·济马——则认为导致战后饥荒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央政策:鼓励出口粮食换取外汇。
济马表示,既然国家有足够粮食储备,饥荒本不该发生。但政府更倾向出口而非满足民众需求。档案记载1946-1948年苏联出口谷物达570万吨,比战前三年增加了210万吨。另一部分粮食因储存不当腐坏损失,济马估算这类浪费约100余万吨,原可挽救大量饥民。
那么苏联把粮食卖给谁了?查阅《战后的苏联外贸(1946-1966)》统计汇编可知,1946年出口波兰60.8万吨、法国49.9万吨、芬兰22万吨、保加利亚8.5万吨、捷克斯洛伐克3万吨……共计170万吨(半数是黑麦,小麦仅700吨)。1947年出口下降,但仍有80万吨。1946年谷物出口占总出口额21.4%。
另一方面,当然不是全国每个人都经历了饥饿贫穷。国防企业、能源企业的员工和中高层干部比广大工人、农民吃得好、挣得多。例如萨拉托夫航空工厂基层工人月工资687卢布,管理层工资1300-3000卢布。党的干部更加不会受匮乏影响。1947年4月17日联共(布)尼古拉耶夫州委致函苏联渔业部物资技术供应总局主任,称:“区委员会执委会劳动者代表和联共(布)州委请求你处在5月1日当天为州委领导供应高品质鱼产品:大马哈鱼子酱500千克、黑鱼子酱30千克、干咸鱼脊肉100千克、太平洋沙丁鱼1000千克、各类鱼罐头1000个”。
苏联的某些饥荒地区——如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通过接收联合国援助最终度过粮食危机,斯大林对此未加制止。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却被他排除在外。
至于1946-1947年饥荒造成的人命损失,研究者有着相差悬殊的估计,或曰150万人死亡,或曰20万人死亡。由于1939-1959年间未进行人口普查,很难得出准确数字。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