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听到斯大林孝子贤孙们哀叹:“唉,斯大林同志除恶未尽,杀人太少!就该把‘人民公敌’的九族十八代用热烙铁弄死!”
然而这些又蠢又坏的红色法西斯们或许没想到,偶像斯大林当年正是这样干的。在斯大林时代苏联,逮捕被镇压者亲属乃政府部门通行的习惯做法。最常见的是妻子被捕,有时株连兄弟姐妹,甚至年迈父母——如果还活着。
例如,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坏了事”之后,下列亲属被捕:母亲玛芙拉·彼得洛芙娜(死于流放)、妻子妮娜·叶甫根耶芙娜(流放,1942年枪毙)、女儿斯韦特兰娜(1922年生,遣送“特殊孤儿院”,后流放)、兄弟尼古拉(枪毙)、尼古拉之妻(劳改)、兄弟亚历山大(枪毙)、亚历山大之妻(劳改)、姊妹伊丽莎白(劳改)、伊丽莎白丈夫尤里(枪毙)、姊妹奥莉嘉(劳改)、奥莉嘉丈夫(劳改)、姊妹玛丽亚(劳改)、玛丽亚丈夫(枪毙)、玛丽亚女儿(流放)、姊妹索菲亚(流放)。只有一个姊妹娜塔莉亚逃过劫难,改姓生活。元帅的情妇(事实妻子)尤利娅·库兹明娜也被判处8年劳改。上述几位亲属熬过多年监禁、流放和强迫劳动,终于1957年获释、平反。
历史档案甚至连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母亲玛芙拉·彼得洛芙娜准确的娘家姓都没记录下来,一些资料称“米洛霍娃”,另一些称“米列霍娃”。根据平反文件,玛芙拉·彼得洛芙娜1870年生于斯摩棱斯克省(也有说生于1869年的)。家庭赤贫,姊妹五个,父亲彼得·普罗霍罗维奇送玛芙拉到世袭贵族图哈切夫斯基家当佣人。据说这五姐妹个个貌美,但玛芙拉的身材、气质尤其出众,于是主人家青年贵族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与她相爱,此人是图拉省总督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图哈切夫斯基遗孀索菲亚·瓦连京诺芙娜的儿子。玛芙拉和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接连生了四个孩子后得以正式结婚,其中就包括未来的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如前所述,元帅共有2兄弟5姊妹,除娜塔莉亚外都被当做“人民公敌”亲属镇压,母亲同然。
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本人1937年5月22日被捕,6月11日深夜或12日凌晨枪毙。早在6月9日(也就是法院做出有罪判决之前)即宣布了流放玛芙拉·彼得洛芙娜的决定。年近七十的老太太起初在阿斯特拉罕煎熬四年,1941年秋天又改变流放地押赴哈萨克斯坦,但她似乎未能抵达,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下落成谜。
1989年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姊妹奥莉嘉·尼古拉耶芙娜上诉检察机关,要求为母亲平反昭雪。但当时缺乏玛芙拉·彼得洛芙娜死亡的任何信息,工作无法进行。
之后一年,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州检察院努力寻找该人踪迹。他们向有可能知晓其下落的政府部门发函询问,但总是返回相似的答案:不知道、没见过、未记录……且公函上的名字常常错讹,出生日期和出生地点也被混淆,更增加了查询难度。
最终找到了流放途中一直照顾玛芙拉·彼得洛芙娜的“难友”哈娜·佩洛娃。得知:所有从阿斯特拉罕出发的流放者都挤在一艘驳船上,没吃没喝,条件恶劣,临时靠岸才能买一点点面包块。他们花两星期经伏尔加河进入里海,在土库曼斯坦的克拉斯诺沃茨克下船。随后流放者被塞进有炉子的取暖客车驶向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州,12月抵达切尔卡尔市。但这并非旅程终点,他们又冒着严寒、暴雪骑骆驼在白茫茫的哈萨克草原上艰难跋涉9个小时。
好不容易走到阿克托别州切尔卡尔区集体农庄,玛芙拉·彼得洛芙娜和索菲亚·拉杰克、哈娜·佩洛娃等几名流放者住进一处窑洞,这时候老太太已经快站不住了。大家试图照顾她,可没人受过医护训练。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母亲很快咽气,挖个坑埋在窑洞外。官方文件指出这一天是1941年12月23日,但在场者回忆不同,所以玛芙拉·彼得洛芙娜·图哈切夫斯卡娅的真实死亡日期无法确定。
法院迟至1990年10月才正式认定玛芙拉·彼得洛芙娜死亡的事实。之后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方面遗失许多材料,包括玛芙拉·彼得洛芙娜的监督档案、各种公文、剪报和目击证人笔录。
必须指出的是,阿克纠宾斯克师范学院的同学在寻找过程中做了突出贡献。根纳季·马卡列维奇和年轻同志们研读档案文件、采访村民,一点一滴还原玛芙拉·彼得洛芙娜最后的人生,而且在坟墓上立起一块小小的纪念碑。检察院正是在同学们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固定了全部证据。
今人对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评价两极分化。事实是:他忠于红军,甚至残酷镇压坦波夫农民起义。1930年代建议改革武装部队、重视航空兵、坦克兵、航空母舰的作用,推动研制多管火箭炮、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雷达等。后来这个人连同几百名苏军将领被贴上“阴谋家”或“间谍”的标签处死,过了二十年又都平反恢复名誉。可家属呢?母亲呢?他们做了什么呢?又遭遇了什么呢?卑鄙的政策难道不是出自扭曲年代的“斯大林主义者”吗?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