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爱德华·安德柳申科
1969年苏联和中国在达曼斯基岛武装对抗,这次事件是两个社会主义核国家之间矛盾积累多年的后果。本文作者查阅乌克兰克格勃解密材料,研究那一时期的苏联公民怎样看待与邻国的冲突——有人向毛泽东寄信,有人忧虑中国儿童入侵,还有人很乐意报名当红卫兵。
同为社会主义大国的苏联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1950年代末破裂。毛泽东政权无法同苏联政府的行动相协调,比如他们不接受苏共二十大决议和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化(десталинизация)。苏联担心昔日伙伴、东南近邻力量太强,大大削减了援助。北京的回应是指责莫斯科背叛马列主义。
1966年中国开始“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以意识形态口号为掩护的大规模党内清洗,旨在巩固毛的权力地位。在此背景下,与苏联的意识形态对抗达到顶峰。
陵墓推搡
两国公民之间第一次严重事件并未出在边境,反而发生在莫斯科。1967年1月25日近百名中国青年在列宁墓外聚集呼喊毛泽东语录,阻止游客参观。按照《真理报》的说法,苏联人自己把这些流氓赶走了。中国方面的说法则根本不同:访问莫斯科的游客正在和平地唱《国际歌》,被警察暴力驱散,中国人遭枪击,出现伤亡。作为报复,红卫兵冲击了北京的苏联大使馆。
两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但总的来讲,那阵子苏联公民对“文化大革命”的恐怖心知肚明,因为官方媒体对此做了不留情面的报道。
克格勃材料显示,从1967年2月开始,同中国不断升级的冲突成为民间热议话题之一。线人们把在熟人圈子、工作场所和交通工具上听闻的谈话转告国安部门,国安部门整理后向党中央提交专题汇报。如果您相信汇报的真实性,那么绝大多数苏联公民对时局的反应是:“中国人已经变得蛮横无理,该给他们强硬答复了”。许多人认为应当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从未发生)。
利沃夫半导体厂工人О.科洛莫耶茨回忆斯大林时代苏联给予毛政权的援助,表示:“我们出大钱帮助他们,换来他们这样对待我们。对不起历史啊”。
辛菲罗波尔机场一群工人议论:“如果中国没有健康的力量遏制当前红卫兵队伍乱搞,那么我们(苏联)将不得不加以干预”。他们说的“干预”可能指武装干涉中国。
卢甘斯克州布良卡市退休者扎哈尔·加尔默给毛泽东写了一封言辞愤慨的信,指责他歪曲列宁主义、建立个人崇拜、篡夺权力。信中说:“您至少还要再劳动50年,才能让自己的国民过上人过的日子,吃上人吃的东西。可是现在您却用‘文化革命’投喂他们”。加尔默又补充说这是“全苏联人民的意见”。
加入红卫兵“砸烂一切”
北京的对外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广播电台用俄语对苏联播送他们的观点,外文版的毛泽东著作也传入苏联。于是一些苏联人在交锋中站到中国一边,赞成“文革手段”——也就是未经侦查和审判实施镇压、凌辱“敌人”,意图效仿红卫兵迫害知识分子和党员领导干部。
他们认为克格勃引用的“敌对言论”显示中国发生的事件是十月革命和“红色恐怖”重演,镇压的受害者都是“新资产积极”,而红卫兵是当代赤卫队员(中国人用这个词翻译“红卫兵”)。苏联的毛泽东拥护者列举勃列日涅夫统治初期民众的不满,希望在国内也进行类似“革命”,恢复社会平等。
基洛夫格勒砖厂工人Б.卡拉库林声称:“我本人愿意在咱国家这么干,因为共产党的老爷们有两辆‘伏尔加’,肠肥脑满,吃饭只下馆子,家里还有别墅,天天摆宴席。也应该收拾收拾他们,这样人人都知道工作了”。
哈尔科夫退休教师М.施韦姆赞同中国的宣传,认为苏联商业和公共餐饮业贪腐、盗窃现象猖獗,表示:“几千个人中饱私囊,几百万人挨饿受苦”。
文尼察市工程师В.戈沃罗夫则指出领导干部的特权包括:获取稀缺商品、在精英医院治病、公车私用等。
赫梅利尼茨基州残疾退伍军人库利科夫赞扬中国人“果断清除了党内资产阶级分子”。他认为如果苏联学习中国榜样,那么中央政治局要开除80%的委员,他们村的人要统统开除。
(儿按:包不包括他自己?)
不少拥护“文化革命”的人意识到,除非“中国人过来”,即中国占领苏联,他们心愿才能够达成。对这些人而言这似乎是可以接受的选项。顿涅茨克州市苏维埃代表、家庭主妇А.切尔纳娅承诺“中国人来了”之后绞死代表和共产党员。
还有些人试图扮演红卫兵。例如卢茨克市会计员С.雅布隆斯基率先报名,第聂伯罗彼得洛夫斯克退伍军人、作家鲍里斯·索特尼科夫也想当红卫兵“砸烂一切”。
甚至有人打着当地“毛泽东主义者和红卫兵总部”的名义在基辅№117学校留下传单。传单作者使用典型“文革语言”,声明支持“67年1月25日中国公民在红场的合法行动,他们在那儿充分享受伟大舵手语录,把伟大思想打入苏联人狗头”。学校教职工拾获传单深感惊讶,通知克格勃。随即查明“红卫兵”系本校两个九年级学生:雅科夫·雅博尔斯基和亚罗斯拉夫·乌森科。二人解释自己根本不是什么毛思想信徒,模仿校报写传单纯属恶作剧。
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某邮局发现一封寄往中国的匿名信。写信者不仅向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领导人表达支持之意,还呼吁吞并苏联领土:“用武力把阿穆尔河此岸被俄国沙皇夺走的土地归还你们的人民”。并且宣称苏联应该“团结中国人民,把中国人口稠密地区的居民分散到西伯利亚和远东辽阔土地”。
“节日告吹,将要打仗”
一些苏联人期盼“文化革命”扫除可恶的党内精英,另一些却颤抖着想象即将来临的全面战争。
克格勃线人搜集记录了“列宁墓事件”后共和国不同地区的小道消息。居民——尤其乡村居民——纷纷抢购生活必需品,如盐、肥皂、火柴和谷物。利沃夫州和沃伦州谣传苏中边境交火,苏军人员伤亡。
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希望这场“战争”对他们有利,以便再次进行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沃伦州居民、前ОУН(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成员科森丘克说:“赤党开始互相撕咬了,好得很。让他们咬吧,时机一到我们就给某些人放放血”。另一些支持乌克兰独立的人希望与中国的冲突导致苏联政局不稳,从而实现和平分裂。
到了1967年秋天,十月革命50周年纪念前夕,国内又出现新一轮关于战争的传言。切尔尼戈夫州普里卢克的居民甚至因此不敢参加游行活动。
怪话越传越邪乎,居然说打过来的不是军队,而是两百万赤手空拳中国人。捷尔诺波尔州工人马丁纽克信誓旦旦保证来的会是中国儿童,乌日戈罗德居民米哈伊尔·沃洛达分析中国策划这种入侵是为了扰乱节日,尤其莫斯科11月7日大游行。
国安机关当然不信11月7日开战或中国小孩入侵,但他们确实认为中国可能用挑衅行动破坏节日——比如列宁墓那次。乌克兰克格勃一份关于筹备庆祝活动的报告指出,纪念日当天属于“不可靠”类别的公民无正当理由禁止进入莫斯科、基辅、列宁格勒及共和国首都。所谓“不可靠”者包括:“克里米亚鞑靼人煽动分子”、“妄想型精神病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最终,十月革命50周年庆典期间未发生重大事件,更无涉及中国的事件。随后近一年半“中国问题”似乎从苏联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消失了,1968年全年整个国家都在密切关注捷克斯洛伐克局势。
当时有些人认为,如果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并引发大战的话,那么苏联不仅要在西线对抗北约,东南还将面临中国威胁。1969年1月22日维克多·伊林当众枪击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未遂,全国观众见证了直播信号突然中断。官方宣布此人精神失常,但伊林自称不满苏联现行政治制度、谴责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我们一个换中国十个”
1969年3月3日苏联各报纸同步刊发关于前一天边境冲突的简短报道,称中国侵略者进犯苏联拥有的达曼斯基岛并袭击苏联边防军。北京反唇相讥,说苏联才是侵略者。双方一通交火,中国军撤退,两边各损失几十人。3月14日、15日岛上硝烟再起。同中国的全面战争似乎迫在眉睫。
乌克兰克格勃的第一份报告早在3月4日(冲突爆发两天后)就呈送党中央案头,整个三月份国安部门定期汇报民间情绪。
效忠苏联政府的公民这回发言更加激进。基辅工人М.菲林对同事说:“所有越过我方边界的中国挑衅者都应当场消灭,不抓俘虏”。红卢奇市矿工В.利亚霍夫提出每死一个苏联士兵就“杀掉十个中国人”。
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是受了“英美情报机关”或西德政府的指点突然攻击苏联。于是中国政府也被唤做“法西斯”。文尼察医学院助教А.卡别尔尼克坦言与中国作战将会很艰难——因为中国人多,而且有核武器,但他仍然希望苏军能够“给予他们粉碎性打击”。
还有人表示愿意报名当志愿者去远东。哈尔科夫大学生Т.措季科夫对同学讲:“当我们同龄人在和平年代被法西斯子弹杀害的时候,很难坐下来读书”。
苏梅州残疾退伍军人Н.科尔尼延科号召大家“拿起自动步枪无情打击中国强盗”。
身在乌克兰的外国人也声援苏联。例如停泊赫尔松港的印度轮船船长卡鲁玛蒂·马德霍万呼吁“拍死中国人”,并保证一旦发生战争全印度都将支持苏联。
人们的愤怒还体现在匿名传单上。尼古拉耶夫市的一张传单就写:“杀死中国人!诅咒他们!如果你不这样做我们就惩罚你”。苏梅州格卢霍夫市的另一张传单言辞更正式:“我们,苏联普通人,对红卫兵的侵略行为表示愤怒抗议”。显然传单作者消息不灵通,因为这时候已经没有“红卫兵”了。1967年毛泽东嫌这些小将“政治不成熟”,借助工宣队和军宣队驱散他们,昔日的运动领袖大多被流放农村。
但苏联境内仍有不少中国支持者。罗夫诺州集体农民科马尔听某个同乡说:“我希望中国人来收拾苏联人。苏联人还要折磨我们多久啊”。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市的Р.爱泼斯坦表示,希望“中国人或魔鬼本人突然降临,把我们鼓吹的天堂带下地狱”。
那些同情中国的乌克兰居民一般对达曼斯基岛归属和领土争议不感兴趣。克格勃文件显示只有一个持苏联护照、家住赫尔松的华裔男子万京伟(音译)自认对该问题很了解,他和别人讨论时讲:“中国领土曾经远至贝加尔,因为义和团运动的时候那块地方就是中国的。而俄罗斯利用当时中国的虚弱抢走了它。毛下令夺取达曼斯基岛是正确的”。
一些人期盼、一些人恐惧的战争终究没出现。3月15日之后中国放弃夺岛企图,又过了一段时间,“中国威胁”变得不再紧迫。虽偶有边界事件发生,但规模很小、影响不大。同时苏联政府吸取达曼斯基岛冲突经验教训,着重经营苏中边境防御体系。1972年滨海边疆区带中国旧称的地理对象集体改名,并非偶然。
1979年中国和越南开战,苏联政府支持越南,但避免直接插手。苏联人老调重弹,又在议论报名当志愿者“打败蛮横无理的中国人”。
1991年俄罗斯承认达曼斯基岛归属中国。
延伸阅读: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