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2年11月НКВД内卫部队第11步兵师接到37集团军司令部命令,要求消灭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切列克峡谷的土匪叛乱,理由是盘踞在地区中心穆霍尔(切列克巴尔卡尔斯基河左岸)的匪帮夺取了一门高射炮并杀死多名战士。于是11步兵师展开清剿行动,导致1500平民遇害。事件主要发生在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切列克地区五个村庄:格拉舍沃村、萨乌图村、上巴尔卡利亚村、上切格特村、昆尤姆村。
事件背景
8月7日:由于德军在苏联南部的攻势,包括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在内的北高加索部分地区宣布戒严。
8月9日:德军占领皮亚季戈尔斯克,导致战线移动至巴克桑河岸。
10月25日:德军猛攻纳尔奇克,突破37集团军防线。
10月28日: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全境沦陷,37集团军退路被切断。
11月1日-17日:37集团军残余部队突围,撤退到上巴尔卡利亚村附近时遭遇切列克地区多个武装匪帮拦截。这些匪帮的头目包括Б.И.塔巴克索耶夫、И.М.赞季希耶夫(上巴尔卡利亚村苏维埃前主席)、Н.Л.阿斯马诺夫、М.Ш.察克斯夫、К.3.库奇尤科夫、А.К.马图耶夫等人。一些匪帮联合起来,组成了由Я.Д.詹古扎罗夫领导的多达200人的大型匪帮,该人曾投靠德军,获德国军官衔,指挥部就在上巴尔卡利亚村。来自纳尔奇克的红军前上校马哈拉泽统管匪帮全局,他也曾投靠德军。
11月21日:37集团军一支小分队和匪帮发生短暂交火,双方无人员损失。但联共(布)切列克地区委员会和区执委会联合办公的苏维埃之家被烧毁,切列克地区所有党政机构停止活动。
11月22-24日:红军逃兵及当地人组成的匪帮和集团军残部在切列克峡谷交火,匪帮夺取一门高射炮,杀死炮组成员。37集团军司令部因此命令消灭上巴尔卡利亚匪帮。НКВД第11步兵师师长Е.И.希金向部队下达第20号战斗命令称:“……а)消灭位于上巴尔卡利亚的匪帮。使用最坚决手段铲除这个匪帮。在必要情况下对匪徒及同伙采取最坚决措施,包括当场枪毙、烧毁其房屋和财产……”
11月24日:部队在蓝湖和上巴尔卡利亚之间的道路打死五人,逮捕另外五名平民。
11月25日:前一天被捕的五人在医院附近被枪决,所有部队脱离峡谷。11步兵师师长Е.И.希金命令部队:“……对匪帮及同伙开展最坚决斗争,当场消灭匪帮及同伙,彻底焚烧建筑物及其财产,摧毁一切可供匪帮复活的土壤。任何情况下即使对间接的帮凶也不准表现怜悯……”
事件可能过程
11月27日夜晚-28日:第11步兵师派出Ф.Д.纳金大尉指挥的152人分队,在游击队员护送下进入切列克峡谷开始剿匪。该分队兵分两路:30人先去格拉舍沃村再去上切格特村,纳金率领其余人直奔萨乌图村。于是萨乌图村被占领,积极协助匪帮的村民被消灭。天亮后分队包围封锁萨乌图村。之后几天点名统计发现,该村310人被杀,包括150名未满16岁的儿童。
11月28日:打下萨乌图村的纳金分队转移到300米外的上切格特村。几个侥幸逃出萨乌图村的人把夜晚发生的事情告知附近村庄,于是下巴尔卡利亚、中巴尔卡利亚和上巴尔卡利亚村的一些居民进山准备抵抗。纳金大尉报告希金师长:“战斗从昨晚23点开始,42年11月28日5点扫平萨乌图村,部分匪徒逃出萨乌图溜进上巴尔卡利亚。尸体共计1200人。1)上巴尔卡利亚村敌军估计有150个附敌分子。武器包括重机枪、手提机枪和一门炮,攻打上巴尔卡利亚的尝试受挫。2)据附敌分子说,穆霍尔有80个德国冲锋枪手、200个武装匪徒,也有炮。16点收到穆霍尔敌军送来的最后通牒,我一并发给你们。敌人的计划是使用一切手段控制通往胶合板厂的道路,该计划是我们侦察确定的。我部牺牲战士2人,负伤5人。我决定占领通往胶合板厂的道路及3150高地。占领了萨尔图村环形防御阵地。等待进一步指示。有报告说从兹尔吉村到什坎特村的人全体造反。”
11月30日:纳金分队夺取上巴尔卡利亚村、昆尤姆村。纳金再次报告:“42年11月30日5点控制了上巴尔卡利亚和昆尤姆。我们一天之内消灭了居民和建筑……炸毁弹药库一座。打死300人。42年11月27日至42年11月30日摧毁上巴尔卡利亚、萨尔图、昆尤姆、上切格特和格拉舍沃五个居民点,焚烧前三个。歼灭1500人。凭借附敌分子的协助消灭匪徒90人、能够携带武器者400人(男性),其余是妇女儿童。大炮夺回……”
12月1日:射杀平民停止。希金师长回复纳金大尉:“您的报告收悉。接下来的任务是继续扫清居民点,首先是穆霍尔……采取措施侦察中巴尔卡利亚到热姆塔拉的道路,匪徒似乎从那边联络德国人。立即设法清理尸体,为此要利用当地人的力量。如果人手够用的话把大炮拖出来,如果不够就留在自己身边等待有利时机……”
12月3日:37集团军司令员П.М.科兹洛夫命令希金确定真实情况,查明被杀死的匪帮合作者身份。一种观点认为他觉得“1500”这个数字太大,肯定有冤死的。希金命令НКВД分队不要去招惹跟匪帮无涉的本地人。
12月4日:沙乌尔达特村附近约40名匪徒同纳金分队交火,但未受损失即撤退。
12月5日:匪徒逮捕5名游击队员,指责他们是杀人帮凶,一名匪徒杀死5人为亲戚报仇。
12月7日:科兹洛夫再次下令,要求联系驻扎在山口的1157步兵团的一个连,让他们协同纳金分队把中巴尔卡利亚村从匪徒手里解放出来。
12月14日:НКВД第11步兵师解散,官兵奉命编入近卫第2师。
事后调查
战后北高加索军区军事检察院响应遇害者亲属的申请,委托特别重大案件调查员亚历山大·莫克利茨基进行调查,确认未抵抗的格拉舍沃村63人被杀。而且他发现切列克峡谷行动结束后军队曾展开内部调查,认为纳金大尉“非法射击……超过63名平民,包括儿童……”。由于Ф.Д.纳金1943年1月初身亡,此案终结。所以亚历山大·莫克利茨基请亲属代表将情况“转告全体相关人员”——也就是当年被НКВД分队打死的村民遗属。
1990年代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研究了关于切列克峡谷事件的材料,承认约700平民遇害,其中367人有名有姓(包括150个儿童);519间房屋焚毁。最高苏维埃委员会在国防部中央档案馆发现,“特别部队指挥官”Ф.Д.纳金“因功”获颁一级卫国战争勋章的时间恰恰是切列克峡谷行动的时间。1992年委员会将这起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委员会成员之一: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农业大学副教授鲍里斯·捷穆库耶夫根据调查材料撰写文章向报社投稿,但编辑认为“暂时不宜发表”,2007年才公诸于世。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