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1年初,一名擅自离开军营的战士意外引发一场大规模骚乱。市民和执法机构在街头对抗,导致1人身亡、39人受伤……
1961年1月15号星期日,克拉斯诺达尔市郊某部队列兵瓦西里·格林擅自外出。此人平素行为不检,自觉不可能找军官请下假来,决定悄悄进城吃喝一顿。但身上没钱,于是从仓库“借”出几套军装(新皮靴和带护耳的帽子很好卖),打算换一桌酒菜。
格林趁人不注意溜出营房,赶在午饭前抵达克拉斯诺达尔集市。他在这里被一支军人巡逻队拦住检查,挣扎逃脱时“借”的东西从大衣里面掉落出来。巡逻队长立刻明白怎么回事,命令将格林押往警备司令部核实身份、继续审查。
格林眼见大祸临头——到了警备司令部肯定要关禁闭好几天,于是朝着围观群众大呼小叫,说自己“无辜被捕”,只不过出来买点儿吃的,就要被他们关监狱!热心市民闻听此言把他们团团包围,要求巡逻队放人,格林趁乱挣脱,躲在一堆空箱子后面。民间纠察队员再次将他抓获,准备先送警务室再去警备司令部。
也算格林运气好,一个前科人员尤里·布亚宁扯着嗓子激化事态,说士兵被警察殴打,为他出头的一个女孩则被纠察队员”揍了”。顿时群情激愤,大家猛扑过去,推搡拥挤中布亚宁所指的那个纠察队员严重受伤,不得不入院治疗。为了安抚人群,巡逻队试图让一个人冒充格林释放掉,却被眼尖的群众戳穿。
后来调查指出,当时是星期日午后,围观人群里面颇有些醉酒的。这些头脑不清醒者之一是哥萨克人尼古拉·奥斯特鲁赫,他声称应该去警备司令部表明态度——惩办欺负人的人。其他人酒酣耳热纷纷附和。之后过了很长时间,有关部门再次审问该哥萨克,他推说那天喝多了什么都不记得。
但实际发生的情况是:150个愤怒群众受到奥斯特鲁赫号召,并肩走向警备司令部所在的红色街,沿途向遇见的每个人宣扬他们要为正义而战。其中有些人没有完全按照自己希望或想象的方式得到赫鲁晓夫政府对待,比如前苏军少校尼古拉·马雷舍夫由于赫鲁晓夫裁军而被转为预备役,在建筑工地干活谋生。还有一个人是周边村民,捕鱼进城售卖,却被纠察队员以“非法交易”的名义没收。工厂工人劳动强度大、工资微薄,也加入进来。闲散人员和社会边缘人不被允许自行其是,平素受了不少压力,今天正好出口恶气。
总而言之,长期以来被生活和政府连番折腾的人们越聚越多,当游行队伍下午三点半来到警备司令部门前时,已经扩大到1000多名。如果说真正喝醉的人无非叫骂一番,出出汗就回家,那么另一些人就表现得更激动,大声呼吁冲进司令部营救被拘押的士兵格林。另外,很多人对1956年匈牙利事件记忆犹新,所以出现各种反政府口号不足为奇,比如:“咱们要干得比匈牙利好!”。
众所周知,石块是无产阶级简便易得之武器。人群先朝司令部窗户投掷碎石,随即冲入楼内。警备司令部属于保密军事建筑,当一些腿快之人逼近存放秘密文件的办公室甚至军械库的时候,卫兵果断鸣枪警告。很可惜,虽然警告射击枪口朝上,但室内环境令子弹路径无法预测:一颗弹头被天花板反弹,正好击中九年级(一说十年级)学生弗拉基米尔·萨韦利耶夫头顶,当场死亡。人群被迫后退,把萨韦利耶夫的尸体放在沙发上,像抬棺似的高高举起,血淋淋的上衣用长棍挑着仿佛一面旗,唱着革命歌曲走向克拉斯诺达尔边区委员会。
骚乱之初的煽动者如布亚宁、奥斯特鲁赫等此时早已不知所踪,人数再次扩大至数千,自发产生了新“领队”。在这热血沸腾的队伍中,首次出现明确反共口号如:“驱逐共产党人,为国伸张公义!”。走近边区委员会大楼时,又齐声唱《华沙工人进行曲》:“仇恨的风在头上咆哮怒吼,黑暗势力对我们下毒手。快团结起来和敌人决一死战,也不必问有什么在前头……”
当游行队伍终于抵达目的地,至少3000人聚集在边区委员会楼前广场。克拉斯诺达尔记者弗拉基米尔·鲁诺夫日后回忆:“人群到达党的边区委员会,人们爬上电线杆叫骂…… 看起来就像一部革命电影…… 很快广场上跑来许多军人身姿、光头锃亮、身穿工人服装的小伙子。其中一位走到我面前,牙缝后面吐出几个字:‘趁没死赶紧走’。我立刻明白这些人绝非普通工人。正如参与此次事件的侦查人员后来告诉我的,他们受命观察和维持秩序,但没发武器……”
说是维持秩序,实际无力维持。片刻即有人攻入委员会大楼,掠夺办公用品,砸烂拖不动带不走的东西。值班工作人员吓得跳二楼逃生,摔断腿被救护车送医。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甚至有几个人跑进边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格奥尔基·沃罗比约夫办公室,拿起转盘电话打给克里姆林宫,指名道姓叫赫鲁晓夫接听。赫鲁晓夫当然不会接这个电话,但莫斯科已经知道事态严重,军队、城市和边疆区内务部门及克格勃人员被运到委员会大楼,便衣特务暗中识别记录参加骚乱者。随着夜幕降临,众人三三两两散去,传单张贴在市内各处,控诉“苏联资本主义”、“赫鲁晓夫和同伙的废话”,传单作者是原苏军军官弗拉基米尔·戈尔洛帕诺夫,他也被裁军裁掉了。
次日(1月16号),克拉斯诺达尔市委第一书记亚历山大·卡恰诺夫从莫斯科飞回市内,希望亲自听取证人证言。部分群众再次聚集起来,当卡恰诺夫现身警备司令部阳台呼吁遵守秩序的时候,石块朝他飞去。书记奇迹般未受伤,撤回屋内躲避。群众最终自行离开,避免了流血事件发生。
1961年1月底克拉斯诺达尔市内展开大抓捕,但仅仅指控了少数最积极的骚乱者。两人被判处枪决,其他人3-5年监禁。后来又对一些判决进行重审。
俄罗斯联邦社会治安部(内务部)部长瓦季姆·季库诺夫坐镇克拉斯诺达尔清理执法队伍、查找责任人,结果内务总局局长、副局长、检察院侦查部门和其他一些部门的负责人被免职。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