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洛夫尼诺站军列脱轨事故

1952年8月6日凌晨2时许,莫斯科州德洛夫尼诺火车站附近村庄的居民被震动晃醒。许多人立即想起卫国战争期间的轰炸,却没听见爆炸声。很快有人挨家挨户敲门通知:“车站出大事儿啦!死人啦!需要帮助!”

全村老少皆颠倒衣裳去救,抱着可以撕做绷带的干净床单、碘酒、绿药水(一种含酒精的消毒水)等奔向铁路道口。眼前场景吓了他们一跳:歪歪扭扭的车厢散落铁轨旁,血淋淋的尸体四肢不全,还有些重伤者浑身鲜血趴在地面。集体农庄庄员们大多经历过战争,迅速行动起来。男人寻找幸存者,女人包扎涂药,就连孩子也有工作——提桶打水喂给伤员喝。

医疗队和部队官兵随后赶到。他们首先抢救那些容易拖出车厢的人,然后小心翼翼清理残骸,避免造成二次伤害,仔细搜索被困者。大家很快发现死伤者基本都是年轻男子,尸体暂时停放路边,伤者转送医院。

日出天亮,人们得知出事故的是从西伯利亚出发经莫斯科开向西部的№751次列车,乘客绝大部分是来自鄂木斯克州、阿尔泰边疆区的义务兵及陪同军官,另外还有喀山航空学院的几个高年级学生。

现场清点共发现99具遗体,254人重伤。伤者分别送到维亚济马、莫扎伊斯克、格扎茨克(加加林市)、乌瓦洛夫卡的医院,两天后又有13人治疗无效身亡。死者包括送兵的军官:两位中士和军列负责人弗拉基米尔·塔莫舍维奇上校——这本应是他临退役前最后一次执行任务。直接经济损失约30万卢布。

第二天附近村庄的女集体农民被上级要求替死者缝制长裤和衬衫,政府为此运来几卷布料。男集体农民被派往距离铁路2千米的德洛夫尼诺公墓挖坑、打棺材。死者就在道口旁的草地擦洗干净,套穿寿衣。

由于难以在短时间内逐一通知死者家属,更无法等待他们抵达,死掉的义务兵和学员都就近埋葬了。只有一对来自拉脱维亚的夫妻及时赶到莫斯科州领回儿子廖瓦·扬库斯的遗体,其他西伯利亚父母就没这个能力了。那么军列为什么会脱轨?它并未撞击第二辆火车,现场也没有轿车或卡车被撞,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一次审讯期间751次列车司机科斯帕罗维奇承认他当时摸黑驾驶,因为蒸汽机车头部的探照灯泡在之前途径乌瓦罗夫卡站时烧坏了。科斯帕罗维奇考虑停车修理将延误时刻,认为自己很熟悉这条路线,又没什么危险,所以并未放慢车速,仍保持时速35-40千米。

然而即将驶入德洛夫尼诺站之际,他忽然看见正前方黑暗中有个“不明物体”,赶快紧急制动。可惜为时已晚,车头因撞击脱轨,身后载有义务兵及学员的旅客车厢和“取暖货车”(战争年代生炉子取暖运输旅客的货车厢)一个接一个被甩出轨道。当天的车厢编组顺序是:2节旅客车厢+28节装义务兵的取暖货车+1节食品冷藏车+19节取暖货车+18节载煤货车。由于重载车厢在后,巨大惯性使它们冲撞挤压前方木制取暖货车,断裂的木板导致乘客或死或伤或残。

而那个“不明物体”的身份也被查明。根据《事故原因初步报告》,1952年8月6日火车脱轨的直接肇事者居然是农村的一匹拉车马!这匹马离群独自闲逛,不慎走上铁轨,很可能毛色偏暗所以司机没能提前发现它。当两者相距15-20米时科斯帕罗维奇采取紧急制动,接着相撞,蒸汽机车顶着马尸冲过9米铁路桥,继续向前滑行76米至交叉道口。此时一根马骨卡入道岔,于是列车脱轨。

倒霉的马属于莫斯科州乌瓦罗夫斯基地区“斯维尔德洛夫”集体农庄牧场,农庄主席是科瓦利科夫同志,当夜值班的马夫是女庄员阿尔乔莫娃。直到几十年后记者亚历山大·多布罗沃利斯基才终于搞清楚为什么这匹马会自己溜达到铁轨上闯大祸。原来,战后几年开始了巩固扩大集体农庄的运动,周边几个村庄合并成一个大型集体农庄,中心在茨维特科夫斯基村。大牧场就位于那里,马匹集中统一管理,天黑了派个人带出来吃草。8月6日夜晚老年女庄员阿尔乔莫娃被委派干这个活儿,她本身有病行动迟缓,照管不过来。其中一匹老马兴许思念自己在卡卢日斯基村的旧家旧马厩,凭着记忆往回走,结果上了铁轨。

政府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提交部长会议讨论,斯大林也在场。有人拿出一份长长的名单,要求审判若干名铁路职工和集体农民。但据时任西部铁路局负责人康斯坦丁·菲利波夫说,这一回斯大林出乎意料地表现“仁慈”,提出减少应对此负责的人数。1952年9月2日斯大林签发《关于德洛夫尼诺站№751次列车事故》的秘密决议,起诉三个人:莫扎伊斯克铁路区段负责人瓦雷兹金、养路领工员泽列诺夫(“二人未采取适当措施保护铁轨”)和“斯维尔德洛夫”集体农庄主席科瓦利科夫(“未采取措施监督集体农庄牲畜在铁路旁吃草”)。法院分别判处他们2-7年监禁,可能是考虑到斯大林的态度故而从轻发落。老妇阿尔乔莫娃未受谴责,毕竟她体弱多病,根本不能胜任放马工作。科斯帕罗维奇也没被牵连,因为技术鉴定指出“№751次列车的司机正确操作刹车”。

决议同时要求采取措施保证铁路安全。责成铁道部1个月内向每个遇难者的家属支付2000卢布一次性补偿金,并提供一次免费往返旅行,每个家庭限2人。

2012年俄罗斯铁路公司响应当地村民倡议,拨款为埋葬于德洛夫尼诺公墓的事故遇难者更换新墓碑。102块墓碑中有16块无姓名,只写了生卒年1933-1952,另几块墓碑只写姓氏或只写名字。也就是说,事故过去半个多世纪,仍有少部分死者真实身份未详。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