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斯大林生活“清心寡欲”的神话流传多年,说他平常只穿一双旧靴子、戴一顶褪色元帅帽,不追求享受,只盼祖国繁荣富强。这些林林总总的“事迹”令人两行热泪流下来——伟人啊!哪像今天奢糜无度的政府高官!
批评现任政府天经地义,公职人员炫耀性消费只能证明他们智商低。斯大林确实城府更深,但绝不是“清心寡欲”之人。
苏联政府在莫斯科专门为斯大林建造了3处别墅,另外在高加索有10处、克里木半岛4处。最著名的是“昆采沃别墅”,斯大林断断续续使用了20年。设计其中部分别墅的建筑师米隆·梅尔扎诺夫1943年被打成人民公敌,妻子、同事和他一起按照“58条”判处监禁,后来妻子死于劳改营。
所有别墅外墙都是绿色,因为斯大林害怕空袭,某些别墅下面还挖了防空洞。别墅的保卫力度堪比军队秘密实验室,50-100公顷土地被多道防线环绕,包括带刺铁丝网、金属栅栏和六米围墙。更外层由НКВД(后来МГБ国家安全部)派兵把守。别墅边缘布置高炮部队,上方的天空是禁飞区。别墅平时有常设人员进行内层保卫,斯大林驻跸之处再额外增派1000名国安人员。
除警卫力量外,每座别墅都雇佣了许多后勤人员:清洁女工、理发师、厨师、餐厅侍者、女护士、驾驶员、园丁、门房、检验食品安全及空气质量的毒理学家等,总计约50名。这些人来自特招,一旦入职就自动成为国安部门(当年叫ГПУ)雇员。
别墅硬件设施也都是最先进的。例如阿布哈兹别墅拥有两个陶瓷大浴缸,引入海水可保温数小时。楼梯、台阶特意修得低矮,方便患风湿病的斯大林进进出出。装饰方面,“远别墅”的壁炉镶嵌缟玛瑙和蛋白石,斯大林寝室全套家具是悬铃木的。毗邻寝室的小餐厅有个灰色大理石壁炉。此外,一些别墅的房间内部装修使用了不同木材:桦木、胡桃木、黄杨木、松木等。这些木制品都是专门承接政府订单的莫斯科“柳克斯”家具厂出品。
莫斯科的别墅:
1.“昆采沃”别墅(“近郊别墅”),2层,约1000平方米。
2.“谢苗诺夫斯科耶”别墅(“远别墅”),1层,约800平方米。
3.“祖巴洛沃”别墅,2层,约500平方米,12个房间。距离鲁布廖沃公路14千米。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死在这里,之后斯大林再未来此。
高加索的别墅:
4.“新马采斯塔”别墅(索契“绿林别墅”),2层,约200平方米。
5.“普扎诺夫卡”别墅(索契),1层,约100平方米。
6.“里维埃拉”别墅(索契),一度破败,近年修复为公园。
7.“波利诺夫卡”别墅(索契),2层,约200平米。斯大林仅住了一次,送给伏罗希洛夫。
8.“冷河”别墅(加格拉“18号保密设施”),2层,约500平米。
9.“理察湖”别墅(阿布哈兹),1层,约500平米。原址曾是高级党员的狩猎小屋,后来花1650万卢布整体重建。斯大林住过五次。
10.“新阿丰”别墅(阿布哈兹),2层,约200平米。斯大林住过六次,包括朝鲜战争期间。据说他限令卫士长弗拉西克1947年4月前督造完工,曰:“4月有别墅就有弗拉西克,4月没别墅就没弗拉西克。”
11.“苏呼米”别墅(阿布哈兹),2层,约600平米。位于苏呼米植物园内,目前属于阿布哈兹共和国总统。
12.“缪斯谢拉”别墅(阿布哈兹),2层。1936年竣工,斯大林住过八次。近年开放参观。
13.“波尔若米”别墅(格鲁吉亚),2层,约300平米,9个房间。19世纪末古建筑。
14.“茨哈尔图博”别墅(格鲁吉亚),2层,约200平米。可能建于1931年,内部隔墙已不存,无法推测原有几个房间。外立面黄色,不知是否重新粉刷过。
克里米亚的别墅:
15.“科列伊兹”别墅,即“尤苏波夫宫”。雅尔塔会议期间斯大林在此居住,目前属于安全机构。
16.“戈洛温卡”别墅,1层,约150平米。斯大林住过一次。
17.“特拉佩兹尼科沃”别墅,2层,约300平米。后来给了叶梅利扬·雅罗斯拉夫斯基,今已不存。
18.“亚韦纳亚”别墅,1层,约150平米。专为斯大林建造,但他从未光临。今已不存。
花在领袖身上的钱实属天文数字,也不受任何人节制。斯大林赴波茨坦会议之际,紧张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
“И.В.斯大林同志
В.М.莫洛托夫同志:
苏联НКВД报告关于即将召开会议的接待和部署情况如下。已经准备了62栋别墅(10000平方米。单独为斯大林同志准备一栋二层公馆,15个房间,带开放凉台和阁楼,400平方米)。此处公馆设施齐备,有通信枢纽,附带家禽家畜养殖场、食品店、杂货店、饮料店。并在距离波茨坦7千米处设立三个辅助部门,有家禽家畜养殖场和蔬菜仓库;2个面包房已运转,工作人员全部来自莫斯科。两座专用机场已就绪。部署了НКВД部队7个团和1500名业务人员负责保卫。设3道防线。负责公馆警卫的是弗拉西克中将。负责会议地点警卫的是克鲁格洛夫。
准备了专列。全程运行1923千米(苏联境内1095,波兰594,德国234)。НКВД部队官兵1.7万人、业务人员1515名保障沿途安全。每千米铁道线布置6-15人警卫。НКВД部队的8台装甲列车沿此路线往来巡逻。
为莫洛托夫准备了2层小楼(11个房间)。为代表团提供55栋别墅,包括8栋个人公馆。
1945年7月2日
Л. 贝利亚”
(俄联邦国家档案馆)
历史学博士谢尔戈·米高扬(1929-2010,阿纳斯塔斯·米高扬之子)如此描述斯大林的宴席:
“我们来谈谈他著名的‘晚饭’,夜里10-11点开吃,凌晨3-4点结束。大概叫来8、10、12个人。精致菜肴一道接一道供应,香槟酒、白兰地、高级格鲁吉亚葡萄酒和伏特加如流水一般。老板本人饮酒不多,要喝也是喝甜香槟和‘赫万奇卡拉’牌葡萄酒。但他勉强别人多喝,依据的是‘清醒之人思虑多,醉醺之人说话多’那套理论。拒绝饮酒的人会被认为是害怕酒后吐真言,想隐藏什么东西。
备用的干净盘子、餐具和水晶玻璃杯大量堆放在附近,以免主客谈话时被‘服务员’干扰。有时老板突然用格鲁吉亚语说两个词,大意是‘新台布’或‘干净台布’,‘服务员’立即现身,拎着台布四角掀起,上面所有东西,什么鱼子酱、冷肉排、酸腌卷心菜配烤鹌鹑(斯大林最爱吃),连同盘子、餐具和酒杯统统卷走,挤碎的瓷器和玻璃器叮当作响。再铺好一块新的洁净台布盛放斯大林中意的各种佳肴,而且都是刚出锅的。”
1947年斯大林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的薪金是每月10000卢布,相当于一辆“胜利牌”小车。担任联共(布)中央第一书记的薪金差不多也这个数。此外,他的年收入还应算上在苏联及外国发行其著作的版税。但没有一份文件能证明斯大林曾在战争期间花过一卢布个人积蓄用于国防,或在战后恢复国民经济、资助孤儿院或残废军人等崇高的公益事业。无论战时战后,斯大林从未用自己工资购买政府公债,尽管每个苏联公民都被强制要求购买公债以帮助祖国(这笔钱战时约占工资四分之三,战后约占工资三分之一)。
斯大林女儿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这样写父亲:
“他自己不花钱,没地方花也没东西可买。他整个生活——别墅、住宅、佣人、饮食、服装——都是国家支付的。有专门的池塘给他养鱼,专门的牧场养野鸡和羔羊,喝特供的格鲁吉亚葡萄酒,吃飞机空运的南方新鲜水果。”
这些享受斯大林从没掏过一戈比。苏联国安部的一个特别管理局打点这些花销,金额相当大,甚至他的卫士长、国家安全将军Н.С. 弗拉西克都“以斯大林名义经手百万巨款”。
哪个亿万富翁,更不必说美国或西欧国家总统,有能力负担斯大林这种别墅遍布全国、飨宴挥金如土的奢侈?而斯大林随时可以身穿旧衣服亮相人民面前。伟人哉,清心寡欲矣——只要苏联“繁荣富强”就好啦。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