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苏共中央收到大量关于城市和工人新村粮食、糖、食油、肉类等必需食品供应不满意的群众来信。
以下是部分信件的摘抄。
格罗兹尼市各企业、机关41名工人和职员联名致Н.С.赫鲁晓夫的信:
“亲爱的、最尊敬的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我们是来自格罗兹尼各企业、家住本市不同地方的工人,想向您提出关于面包、糖、油、肉等食品贸易中最无法容忍情况的集体控诉。目前在市内或工人新村购买1千克面包需排队2、3、4个小时。食堂和小吃部每人限购300克面包或半个长条白面包,吃不饱也不能再要,他们说出售面包执行严格配额,却无人解释配额究竟如何。商店每1个月或2个月供应一次糖和黄油,因此几百人排长队,边排队边争吵、打架也就毫不为奇了。结果就是,假如一位工人不能排队3、4个小时买面包,除了在食堂耗个45-60分钟别无他法,糖和黄油什么味儿都快忘了。不久前苏共格罗兹尼州委审议了本市面包等食品的贸易问题,但从那之后情况非但未见好转反而日益恶化。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呼吁您——亲爱的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采取适当措施处理那些对食品尤其面包贸易有严重过错者,因为目前的局面根本无法容忍。战争年代和战后几年我们做好了准备承受一切困难,但眼下在我们看来已有充分条件满足工人和职员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足额面包及至少50%的糖、油等副食品。我们每天孜孜不倦工作,我们供职的企业一贯完成国家计划,所以我们有权以自己的劳动换取对我们的关心和着想……”
莫洛托夫州巴甫洛夫斯克市石油机器制造厂工人、苏共党员Л.И.索罗多夫尼科夫同志来信说:
“在这里我请求你们着手干预居民食品供应的问题,如肉类、香肠、罐头、糖果、白糖、饼干、蜜糖饼和动植物油,以及服装如毡靴、皮靴、儿童鞋等…… 我们巴甫洛夫斯克距离地区中心120公里,商店除了茶叶和38卢布的糖果几乎什么副食品都没有,夏天进货的白糖也少得可怜。面粉每年只卖3次:新年、五一节和十月革命纪念日。工人合作社,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商店根本不卖黄油,香肠也完全没有…… 商业机构努力采购更多工人们需要的商品,如毡靴、皮靴、透花纱、绵绸、毛料子、缝纫机等,想了各种办法,但进入零售环节供工人购买的非常少。我家7口人,估计将来更多,老婆是党员,以前在工厂铸造车间,现在不能上班了,二等残废,肺结核病,最小的儿子两岁半也有病——妈妈传染的,她们都需要营养,主要是脂肪等,但商店买不到,除了私人市场:黄油每千克50卢布,肉20-25卢布。天气越来越冷,我全家都没有毡靴,因为商店不卖,私人市场一双250-300卢布的买不起…… 我决定请求你们解决这些商品问题,惩治违反苏共中央全体会议决定的人,并采取措施……”
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科特拉斯市工人、党员扎米亚京同志来信说:
“我迫不得已给你们写信,提出向科特拉斯市民供应食品和基本必需品的问题。过去十年尤其1955年生活物资保障情况非常糟糕。商店有卖品质很差的鳕鱼,而且往往连续几个月断货,鲱鱼也有。至于肉类每年销售不超过5-7次,品质不佳,工人难买,因为要排队5小时,如果你和妻子是双职工,下班赶来早已卖光。市场的牛肉24-27卢布一千克,猪肉27-30卢布,工人阶层难以负担。黄油每年供应三次:新年、五一节和十月革命纪念日,总要排队2、3个钟头才能买着…… 话既说到这儿,工人和家属买个面包都要排队5小时,其他东西更别提了,而市领导却对城市居民食品供应不足的问题漠不关心。至于其他生活物资供给如成衣、鞋靴、外套,不敢奢望,我本人度过了战后10年光阴,现在全家7口,买不上1米毛料子……”
乌德穆尔特自治共和国沃特金斯克市工人Н.С.巴尔明来信说:
“一年多以来我们沃特金斯克一直缺少面粉、糖、油等基本食品。比如1953-1954年商店每个月都卖糖,每次几乎卖一星期,而今年5月1日至今只在1-3个商店销售了3次,每次还不足1天。本市居民被迫前往其他城市甚至邻州(如莫洛托夫州)买糖。共和国首府伊热夫斯克倒是不缺吃的,我们市民去那里买1千克糖或面粉却要排队一整天。街坊邻居和工友同事之间聊的尽是去伊热夫斯克等城市买食品过节的话题…… 另外市民中还流传着关于食品短缺现状的不健康言论…… 在厂党代会总结改选大会上,沃特金斯克市委第一书记被问到关于我市食品短缺的问题,他的回答令现场代表们哄堂大笑,全对他的说法不满意。请问,如果共产党员都不能得到清楚明确答案的话,又怎么向广大党外人士答复解释呢?”
加里宁格勒州维索科夫斯基地区扎戈尔斯科耶七年制中学工会组长А.Ф.彼得罗夫同志来信说:
“扎戈尔斯科耶工会小组指派我向党中央写信如下:农村居民尤其农村知识分子的供应非常糟糕。教师工资不足以喂饱全家,也不够到维索科夫斯基地区莫特科夫斯基农村消费合作社商店购买日用工业品。老师们至今仍要远赴莫斯科或列宁格勒采购糖、砂糖、谷物和面粉,但教学期间除了节假日哪有时间去呢?学校曾对上级提出保障食堂必需食品的请求,如石沉大海。区党委和区消费联合社很清楚全区居民供应情况,可就是不采取行动。加里宁州消费联合社同样对此心知肚明,他们做的只是在节日:新年、五一节和十月革命纪念日供应白面粉及糖果点心之类副食品,平常没有。这对吗?强烈呼吁党中央指示我们地区的贸易机构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必需食品……”
基洛夫州“基林铁建”托拉斯第10建筑队工会主席罗曼诺夫同志来信说:
“应第10建筑队工会及广大职工的委托,特此请求协助解决建筑队工人食品及日用工业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州党组织和工会组织掌握建筑工区工人工业用品尤其食品短缺的实际情况,却至今未采取措施任其恶化。建筑队工会及行政部门多次亲自向纳戈尔斯基森工局工人供应处提出申请,约见了基洛夫州党委代表、林业与合金工会州委代表及“基林铁建”托拉斯负责人,毫无改观…… 现提供工人供应处公共饮食保障方面的一组数据协助判断:8月19日到10月5日,一百五十名工人、职员及家属从纳戈尔斯基森工局工人供应处供应站获得各类食品如下:肉和肉罐头153千克、蔬菜(卷心菜、黄瓜)432千克、食用油144千克、白糖100千克、硬糖103千克、各色面食280千克。上述食品主要进入食堂,不在食堂吃饭的工人家属只能到食堂商店购买200克人造奶油、谷类和1-2千克蔬菜,一个半月里没买到过1克肉和糖。工人中间正在滋生不满情绪,部分人拒绝上班,部分人劳动合同期未满自行离职。过去3、4个月未经批准脱离岗位者16名,多数是青年……”
科斯特罗马州谢克沙姆斯基林业局局长М.В.亚季科夫同志来信说:
“赫鲁晓夫同志,冒昧向您写一封短信,告知您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目前对我们工人的食品供应十分糟糕,我手下300名工人,只供应200千克面包。这些人单身未婚者极少,几乎每家都有3、4甚至8口,所以每天至少需要500-600千克面包喂饱900多张嘴,可我们只有200千克。兄弟单位的情况基本类似,1955年秋每天200千克,更何况没有谷物或糖。工人天天质问我为什么没面包、没糖、没谷物,我哑口无言不知该说什么。11月7日放假,工人们连1克糖都没有,没有任何过节的东西。赫鲁晓夫同志,这种状态下我们怎么完成计划呢?每天十几个女人抱着孩子找我哭诉,说她们在家没面包吃,丈夫从森林收工回来都没法开晚饭。我不知道谁该对此负责,区委表示这就是极限了。赫鲁晓夫同志,这封信绝对属实,我相信说实话只会起好的作用。”
塞米巴拉金斯克市的Н.И.阿诺索夫来信说:
”我们塞米巴拉金斯克市频繁出现面包短缺,尤其进入10月以来面包店大排长队,从凌晨4点开始排。面包店早晨8点上班,11点就售罄关门了。而且大部分面包掺了黑麦,口感不好。人们为买面包不得不中途脱岗或迟到,因为准点下班以后什么也买不着。商店的白糖从节日到假期之间供应,无其他甜食,饼干时有时无。比如1955年10月25日之后长时间不卖白糖和糖果,即使卖白糖也每人限购0.9千克,照样排长队。油的情况同样不好,黄油几乎见不着…… 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不仅成年人吃不上维持健康的食物,连给小孩买吃的都难……“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下塔吉尔市奥西波夫致Н.С.赫鲁晓夫的信:
“如您所知,下塔吉尔是个大城市,但这座大型工业城市却秩序混乱。在塔吉尔,尤其乌拉尔车辆制造厂新村,商店出现长时间排队买黑面包的情况,白面包就不用说了。长长的队伍连站几个小时还不一定能买到,肉、糖、油、奶更加渺茫。为了获得这些食物,说得客气点儿,跟打仗差不多。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我们苏联人习惯了困难,十分理解并且有办法应对这些困难,但当事情愈发丑恶离谱到不属于困难而是其他情况的时候,当人民群众无法及时买一块黑面包、下了班排队两三个小时却空手回家的时候,简直太过分了…… 下塔吉尔地方政府对商业和居民供应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反应迟钝或根本不重视,所以局面不但没变好反而更糟了……”
新西伯利亚市基里亚科娃、希维亚科娃、舒姆罗、雅科夫列娃的联名信说: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首先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日向您表示祝贺。大伙讨论了很久,决定写信告诉您一件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在商业方面至今情况糟糕。您或许不同意这一点,毕竟跟西方签了贸易协议,我们看报纸有所了解,也很高兴与邻国的关系改善。但国内贸易怎样,谁来关注呢?我们住新西伯利亚市,食品店几个月不卖油,糖、白面包和其他面包无影踪。乳制品如鲜奶、酸奶油、奶渣等通常很少见。肉、鱼、蔬菜、水果、面粉和谷类也是零星出售,一旦听说开始卖什么了,排队若干小时就一定能买到吗?买不着洗衣皂只好用香皂,但贵得多啊。日用工业品的情况同样好不到哪儿去。冬天快来了想买毡靴,但没货也不会有货。儿童暖衣、皮大衣也没卖的。而夏天买不到凉鞋、拖鞋,鞋的尺码也不全,应该生产更多常见尺码的。至于网状纱、床罩、贴身内衣等只能去旧货摊花高价买。苏联成立38年了,很遗憾我国贸易系统至今仍如此混乱。倘若我们这儿的物资供应像莫斯科、列宁格勒那样该多好啊。而这是可以做到的,也是我们所期望的。假如这封信有说得不对之处或者您想答复,请通过《消息报》发表。”
新西伯利亚市转送党员M.Е.马什塔科娃同志的信说:
”最近三年(1953-1955),由于党和苏维埃贸易管理工作的恶化,西伯利亚各城市大部分劳动者的物资水平急剧下降,主要表现在食品部门。尽管国家屡次降低基本日用品和食品价格,但食品售价仍比国家定价高5-6倍,导致工人和职员等直接生产社会物质财富的大部分劳动者物质福利降低。国营商店完全没有鱼,肉很少且瘦得让人不想买,白糖和面包制品销售长期中断,几乎见不着糖果制品,水果无论干的或新鲜的根本没有,蔬菜也绝无出售。由于上述情况人们抱怨连连,说:‘我们的钱都进了投机倒把商贩和集体农民腰包,估计很快会出现财政困难,因为钱都藏花盆了’。“
喀山市转送634工厂女工人М.罗曼诺娃致Н.С. 赫鲁晓夫的信说:
“我想让您知道喀山市的商店缺少食品,货架空空如也。如果您来我们这儿的食品店,只能买茶叶、咖啡和玉米片,这就是全部了,谷物制品、肉、白糖、糖果、食油、鱼类、饼干、蜜糖饼甚至贵的35-40卢布一千克的糖果都完全没货,更别提便宜的了。我不明白如今食品状况怎么会这样…… 无论您何时来,若正巧看见我们拎着什么东西,可别以为是免费发的,那都是商店里花钱买的。若您站在柜台前被汹涌人群挤得无法脱身,那只是因为东西紧俏才来这么多人……”
鄂木斯克州转送纳济瓦耶夫斯基发电厂工人列昂诺夫、安德烈耶夫斯基、利森科的信:
“我们经历了长时间的(约一年多)严重食品短缺。首先面包店排队极长,工人们整宿等待。对于那些第二天上早班的尤其困难,如果家中无闲人代劳那就更难了。这段时期白糖、谷类、食油都未敞开供应,偶有销售也被那些不从事有益于社会劳动的人买走了,工人是买不到的。这个问题我们曾向苏共区委反应,叫我们上区执委会商业局,那儿的人表示有限额,超过限额即不能增加面包烘焙量。今年春天我们致信《真理报》,编辑部回信称已将我们的信转交鄂木斯克州党委秘书处,但我们未收到答复,之后亦未改善。我们认为当前情况极其无法容忍,因此恳请你们予以协助,至少提供够吃的面包……”
由于供应不足,一些信件表达了有怨气、不健康的观点。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转交比金斯基地区Н.А.巴尔通格的信:
“当村镇商店10月31日宣布将因为收购土豆而暂停供应白糖时,村劳动者对地方当局的举动甚至政府本身深感不满,因为村民的主食是面包和糖,而且长期限量供应,买面包须凌晨3、4点排队,买糖从半夜排队,谷类一个月出售一次,廉价卷烟无货,马合烟也无货。曾为了糖的问题找过市委,人家的答复就好像我们什么都不懂似的……”
车里雅宾斯克州索斯诺夫斯基地区安装工人А.А.戈卢别夫的信:
“今天11月7号,我4点起床出门排队,9点半买到面包,寒风中站了5个多小时。排队的时候我想了很多…… 先简单介绍自己,我是俄罗斯人,1920年生,安装工,受过初级教育,爱自己的祖国,希望她真正繁荣幸福。我们苏联的很多实际情况令我很不满意。今天是伟大的十月革命38周年纪念,苏联共产党领导我们富裕而辽阔的国家将近四十年了。集体农庄成立了这么多年,本应将我国农业发展到难以企及的高度。但如果集体农庄无法产出足够国内消费的粮食,其基础大概不太牢固。自集体农庄建立以来我国一直缺粮,至今仍缺。无论颁布多少决议、命令、指示,要求我们的集体农庄提高农产品产量,竟都无济于事,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事业进展不顺利,为什么我们(工人和农民)在苏联的生活在物质意义上比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及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更差?我国人民勤劳,物产丰富,看来错在你们自身,也就是中央和以主席为首的苏联部长会议——你们治国无方,快四十年了没让人民过上理应享受的好日子。错的是您,赫鲁晓夫同志,是您造成我为了块面包寒风中排队5小时…… 请原谅我不礼貌的言辞,请相信我给您的公开信是出于真诚心愿,愿我们苏联各方面能够越来越好……”
喀山市Н.罗曼诺夫来信说: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我这个工人给您写信,保证句句属实。或许信永远到不了您手,但我仍然希望它能帮助我国主管部门看到真实情况。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报纸和电台说我们什么都不缺,甚至有富余,其实商店除了螃蟹罐头什么好吃的也没有,甚至买不到生活必需品。喀山就连黑面包都不够,更别提白面包了…… 战争结束10年,按说生活该恢复到战前水平,可惜不然,甚至不如战前。以我目前的经济水平足够在1927-1929年买栋房子,可现在都没法在商店买面包、糖、土豆和肉…… 请您更加详尽了解群众需求,改善我们的生活。人民信任自己的政府,但食品供应情况很糟,我们都想生活的更好,也理应生活的更好;不能光莫斯科的商店有琳琅满目食品,喀山也该如此。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本应吃饱喝足、衣衫体面,但我所见的并非这样,我家四口人都工作,挣3000卢布,仍感觉日子紧巴。我想请您鞭策一下我们慢性子的州党委书记穆拉托夫同志,另外如果可以的话,请您通过电台如实告知各项困难。相信未来将会更好,二十大上您清理了旧摊子、计划了新生活,我们自己也能逐步实现最好的结果……”
古比雪夫州新古比雪夫斯克火车站第4通信段工人Н.И.尤尔科夫来信说:
“亲爱的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请原谅我的坦率和焦虑,我想得到问题答案。我们为捍卫和平的成绩而高兴,为我国工业、建筑业、文化事业的进步,尤其农业大发展、粮食产量增加而高兴——反正电台和报纸这么说。可这都是宣传,实际情况怎样呢?还不是活一天算一天,有时就这一天都难熬。我代表不了所有人,可我敢断言,别的劳动者无论工业农业都是这样子生活(面包白水)。说说我自己吧,本人15岁参加工作,劳动了22年,一向成绩优秀,但多年来所见的只有贫困,尤其最近几年工人几乎拿不到仅够糊口的工资。我们听到、读到的宣传说我国食品全面丰富,农产品各项指标超额完成计划,那么这些东西在哪儿呢?为什么商店货架空了3年(当然酒不缺)。工人们无处购买谷物、肉类、油、糖、面食之类吃的,甚至面包都不够。要何去何从,往后怎么活?…… 我不知道您是否了解生活的真相,我觉得政府不掌握下面真实情况…… 我明白当官的会因为这封坦率的信追究我,但我不怕,因为这些都是实情,我也不愿帮着宣传掩盖实情……”
其他城市、州和共和国亦有类似内容来信。
苏共中央总务部信访局主任(签名:谢布雷金)
1955年11月24日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