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尼古拉·瓦尔谢戈夫
也许有些人记得(或编造?)这样一个故事。话说1970年代,某工厂用自己的食堂做实验:撤除收银员,摆个收款盘。让打饭的人自行算钱、自觉付费,比如放下1卢布,拿走23戈比找零。起初一切顺利,可月底的时候发现食堂亏钱了。组织者对共产主义建设者的道德水准深感失望。之后忽有一天,盘中惊现巨款,超过上月赤字。原来那一天是工厂发薪日,众人不但补足了自己之前欠的饭费,甚至多给了。
依我看,这也只是苏联童话之一,除非有人能够具体指证此事究竟发生在哪儿、对谁做的实验。
本人1973年参加工作,在机务段,上班第二天放在更衣室的新工作服被盗。1980年代我在”ЗИЛ”汽车厂,整车他们都有办法偷走,更不用提那些小零件比如稀缺的火花塞了。干这事儿的人不以为耻,口号是“我们没偷,我们拿回欠我们的待遇”。莫斯科的开架自选商店偶尔抓获偷香肠的人,就连疗养院也要把饮水桶的水杯用链子拴牢。因此我不信工厂职工会付清欠款。而且,这个故事恰恰显示出工人工资可怜到何种程度,诚实之人吃顿午饭的钱居然都不够。既窘迫至此,不偷怎么办呢?何况食堂员工本身也做贼,缺斤短两、造假账,掺水稀释酸奶油。倘若上述实验真的大获成功,为何不在全苏联推广先进经验呢?
说实在的,为什么建设共产主义的宏伟实验最终失败?原因就在于只有当绝大多数人具备了高度社会责任感时,共产主义才有可能出现。而实际上这种人凤毛麟角。所以就不该歪曲历史真相,对当代年轻人扯谎苏联时代的人更道德、更正派。
我不能说什么叫诚实,但如今这代人远比苏联那代人更有文化修养。以前如果您去机关部门办事,往往被粗鲁对待甚至被辱骂。您恭立肥胖女官员面前唯唯诺诺、无比卑微,仿佛您的出现破坏了她一天好心情。
如果一个苏联人穿越到今天,进机关部门办事,迎面走来一位清爽整洁的姑娘微笑说“您好,请问怎么帮您?”——他多半以为这姑娘精神不正常,吓得倒退三步。
罢了,就让苏联的美丽童话和诚实的共产主义建设者事迹四处流传吧。童话人人爱听,只是别迷信。
翻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