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921伊尔库茨克省农民起义

1920年1月、2月,伊尔库茨克省的高尔察克政府垮台。新上台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受到社会各阶层热烈欢迎,许多农民误信宣传,指望新政府取消苛税和拉壮丁。然而后者各项政策却令他们饱尝失望之苦涩。

布尔什维克政权稳固之后立即开始生产资料公有化,对各种经济活动实行全面控制。他们向农民摊派义务劳动,大规模动员1899-1900年出生的男子入伍以对抗波兰军和弗兰格尔军。

总的来说,那一年伊尔库茨克省征收粮食300万普特(总产量680万普特)、土豆22万普特,干草1150万普特(《伊尔库茨克苏联共产党组织纪事》第2卷第1册),相当于剥夺农民一半口粮,令他们背上沉重负担。摊派、征收期间布尔什维克干部的管理混乱更让农民深感愤怒,因为征收过后没给他们留下生活所必需,拿走的粮食也由于储藏不善腐烂变质。

随着1920年秋收开始和随之而来的新一轮粮食征收运动,农民们最后一丝耐性耗尽,发动了反布尔什维克起义。这次起义比之前全省反抗高尔察克的游击战争规模更大。

巴拉甘斯基县、切列姆霍夫斯基县首举义旗。10月21日夜晚切列姆霍夫斯基县原帝俄哥萨克军少尉叶尔马科夫和民兵队长瓦西里耶夫带领农民起事,追随者约500。由地方民兵组成的红色支队和红军官兵约470人前往镇压,交战后大部分起义者逃入蒙古境内。

巴拉甘斯基县起义运动蔓延更广,覆盖叶夫谢耶夫斯基乡、吉洪诺夫斯基乡、奥辛斯基乡、新乌金斯基乡和安加尔斯基地区等,参与人数多达2000。这些地方的起义主要由旧军队士官领导,目的是反对强制征兵入伍,比如叶夫谢夫斯基乡的起义领袖德米特里·帕甫洛维奇·顿斯科伊(1891-1923)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奥辛斯基乡起义领袖切尔诺夫兄弟等。红军第5师第35特别支队投入镇压,利用组织优势击溃起义队伍,幸存者被迫退守森林。

1920年10-11月的起义被挫败后,伊尔库斯科省布尔什维克对农民运动掉以轻心,误以为这些人不再构成任何威胁,于是把军队主力从起义地点撤出。1921年1-2月,除少量内卫部队和地方武装外,所有正规军都已撤离巴拉甘斯基县。布尔什维克的草率决定给了起义者喘息之机,得以从打击中恢复元气,静待冬去春来。巴拉甘斯基县的小股游击力量逐渐在才能出众的德米特里·顿斯科伊身边团结壮大。

1921年1月底巴拉甘斯基县联合起义队伍在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和参谋长维克多·切尔诺夫领导下再次活动。因为意识到无法跟装备精良的红军大部队正面抗衡,于是改变策略化整为零,组成15-20人的小分队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初次作战大获成功,1月30日顿斯科伊带队在沙曼卡山袭击了伊尔库茨克市出来的内卫部队,将之全歼并补充武器弹药等。顿斯科伊随后返回叶夫谢耶沃地区,多次袭击那里的小型征粮队。

1921年3月,随着国内从军事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政府废除余粮征集制改收粮食税(Продналог,即实物税)。但这并未减少农民对布尔什维克的反感,认为粮食税额过高。同时,农民也不觉得自由贸易就是真正的解脱,因为他们虽然可以自由售粮,但市场上没什么可买的东西。种种原因之下,起义运动继续蓬勃发展,6月份到达顶峰,约20支起义队伍遍布全省,总数1000余名,以20-150人的小分队发动游击。

红军发现击败这些起义者变得困难了,因为他们几乎人人骑马,来去如风,凭借机动优势轻松甩脱红军步兵。所以,起义队伍越来越多地大胆接触红军部队。1921年4月18日,约120名起义者主动进攻特莫雷村西拉耶夫的骑兵分队,试图在后者中引起恐慌,协同潜入红军后方的小分队夹击扫射其阵地。后来120旅一部赶来支援,起义者被迫撤退。

除与红军交火外,起义者还频频攻打居民点,折磨、杀死共产党员和同情苏维埃政权者。显然,布尔什维克的农村政策,以及充斥共产党基层组织的劣迹斑斑的“流氓无产者”,招致起义者强烈愤慨。他们在各村庄发展眼线监视共产党员,记下剥削农民者姓名,一旦进村就搜尽杀绝。

此外,起义者还致力于破坏苏维埃政权经济基础,比如号召农民抗税、驱散政府从农民手中征集的马车等。地方当局不得不承认这些行动可能干扰博代宾斯基县、基连斯基县的物资供应。起义者也袭击粮食收购点或合作社商店,抢夺食品和日用工业品据为己有。某些行动则是颠覆性的,比如破坏铁轨、电报线,攻击运输弹药的军车等。常有起义者伪装成共产党员或红军士兵进行暗杀,例如1921年6月就有人假扮戴着红星领章的战士,杀死一名党员并将其党证示众。

起义队伍拥有各种武器,像俄产莫辛-纳甘步枪和仿制款法国绍沙轻机枪等。但并不是每个起义者都配枪,军火一直短缺。

如前所述,德米特里·顿斯科伊是伊尔库茨克省起义队伍当中最有权威的领袖,手下人马最多,活动范围除巴拉甘斯基县也远至本省其他地区。他的队伍号称“保护劳动权利农民起义队”,徽章图形是镰刀和宝剑,等级严格:分为第1师、第2师,各师又分多个骑兵连,设司令部统一指挥。

一些起义者希望找蒙古的罗曼·冯·温甘伦-施特恩贝格男爵(Роман Фёдорович фон Унгерн-Штернберг,原帝俄陆军中将)做靠山。“保护劳动权利农民起义队”1921年春季派代表到蒙古国与男爵接洽,之后事实上向其臣服,因为4月份起义队伍接到男爵命令把小部队整编成大部队。但需要指出的是,起义者仍然不信任“白军”军官,证据是“白军”军官从未在起义队伍里担任指挥职务。

如果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农民起义很可能瘫痪全省的农村共产主义工作,甚至切断中央同地方的联系。意识到这一点,布尔什维克高层着手发动坚决彻底打击。1921年9月组织省军事政治会议,成立特别委员会抄没起义者及其同情者全部家产。所有协助起义的人都被抓捕,交革命司令部巡回法庭审判,起义者家庭成员则被大规模扣作人质。同时,宣称对一切参与起义的人进行大赦。

1921年9月红军各单位奉命尽快消灭起义者,为此调动了用于国内平叛的“特种任务部队”。其结果是1921年10月全省起义队伍被打散,民众也慑于政府高压不敢援助起义者。尽管如此,却一时无法完全扑灭起义力量,因为现行政策实际起着火上浇油之效。终于布尔什维克做出重大让步:1923-1924年减税,消除了农民的强烈不满情绪。

1921年12月维克多·切尔诺夫在伊尔库茨克市获取假证件时被捕并枪决,1922年3月另一位起义领袖瓦西里耶夫也被俘,1923年11月特米特里·顿斯科伊战死。余者一直抵抗到1926年。

伊尔库茨克省大规模起义获得民众广泛支持,直接参与者最多时4000余人,几乎波及省内各个县。尽管最终失败,却迫使布尔什维克正视农村意见,延迟推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直到斯大林年间,政府才凭着“集体化”和“没收生产手段及土地”两件法宝彻底压制农民自由。

(本文资料来源:国立伊尔库茨克州现代史档案馆)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