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改革那几年,“进步新闻界”几乎对斯大林身边的每个人进行各种指摘和控诉,承受最多恶名的大概要数弗拉西克将军。在那些报道中,负责斯大林保卫工作多年的弗拉西克被描写为奴才、看家狗,愚忠主人,让他咬谁就咬谁,而且贪婪、记仇、自私自利。甚至斯大林女儿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也对弗拉西克做了不少负面描述,虽然他曾是她和哥哥瓦西里的主要监护人。
但事实是,尼古拉·西多罗维奇·弗拉西克跟随斯大林将近四分之一世纪,尽心尽力保卫领袖生命安全。当他离去后,斯大林只活了不到一年。
从教会学校到契卡
尼古拉·弗拉西克1896年生于白俄罗斯西部博贝尼奇村贫农家庭。幼年父母双亡,无法接受良好教育。他在教会学校读书到三年级,被迫开始打工,13岁当建筑工地杂工,之后干泥水匠,又到造纸厂当搬运工。
1915年3月弗拉西克应征入伍上前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第167“奥斯特罗日斯基”步兵团服役,因表现勇敢获乔治十字勋章。后因伤提升为士官,调任驻扎莫斯科的第251步兵团排长。
十月革命爆发后,出身社会最底层的弗拉西克迅速下定决心,拉上几个人投奔布尔什维克队伍。起先他在莫斯科当民兵(警察),随即参加内战,察里津郊外再次负伤。1918年11月入党。1919年9月被派往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在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领导的直属机关工作。
保卫干部
1926年5月尼古拉·弗拉西克开始担任国家政治保卫总局行动处高级特派员。据其本人回忆,他成为斯大林警卫员始于1927年莫斯科的一桩突发事件:卢比扬卡警备司令部大楼被人扔炸弹。当时休假的业务人员紧急集体召回,他受命保卫契卡特别处、克里姆林宫、政府成员别墅等要害位置,尤其特别注意保护约瑟夫·斯大林。
尽管曾发生过列宁遭枪击的不幸历史,但1927年时候苏联最高元首保卫工作并不十分彻底。斯大林身边通常只有一名警卫员:立陶宛人尤西斯。当抵达斯大林休假住的别墅后,弗拉西克更加惊讶:别墅仅一位警卫队长值守,没桌布、没碗碟餐具,领袖吃从莫斯科带来的三明治。
就像所有白俄罗斯农民一样,尼古拉·弗拉西克是个可靠的顾家之人。所以他不仅负责保卫,还承担起照顾斯大林家庭生活的任务。
习惯了简单生活的领袖刚开始对新任警卫员的新措施半信半疑。但弗拉西克坚持主张,度假别墅很快迎来一位厨师和一位清洁女工,由最近的国营农场提供食品——此前该农场甚至没有联络莫斯科的电话线,这也是弗拉西克亲自安排的。
暮来朝去,弗拉西克在莫斯科南郊建起一整套“别墅系统”,一批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随时候命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些设施都被严密保护着。尽管重要政府目标的保卫体制在弗拉西克之前就已存在,但却是他为领袖的国内出行、官方活动及出国访问制定了成熟的安全标准。
弗拉西克还规定,领袖出行时其本人与贴身卫士乘坐一辆车,其他随员分乘外观相同的多辆车,确保只有核心圈子才知道领袖究竟在哪辆车内。这套制度1969年救了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一命。
不可替代的、最可信赖的人
短短几年,弗拉西克已经成为斯大林身边不可或缺的、最受信任的人。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死后,斯大林委托弗拉西克照顾三个孩子:女儿斯韦特兰娜、幼子瓦西里和养子阿尔乔姆·谢尔吉耶夫(译注:斯大林好友、已故政治家费奥多尔·谢尔吉耶夫的独生子)。
尼古拉·弗拉西克不是教育工作者,但他努力扮演好这个角色。阿尔乔姆和斯韦特兰娜都算比较省心的孩子,瓦西里自幼顽劣不服管教。弗拉西克明白斯大林不会纵容亲儿子,尽可能替频频闯祸的瓦西里文过饰非。可随着小子越长越大,行为愈发肆无忌惮,他这面“保护伞”也越来越难当了。
另外,弗拉西克喜欢摄影。斯大林、斯大林家人与核心圈子成员的许多珍贵照片即出自他手。
成年之后的阿尔乔姆和斯韦特兰娜回忆童年生活,对这位不是老师的”家庭教师“有截然不同的描述。斯韦特兰娜说弗拉西克“全权领导父亲的卫队,自认为差不多是父亲最亲密的人,但他本人文化水平极低,粗鲁愚笨,且官架子十足……”
阿尔乔姆·谢尔吉耶夫则说:“保卫斯大林安全是他主要职责。这个活儿真不是人干的。要对一切负总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十分了解斯大林的朋友和敌人…… 弗拉西克平常怎么履职?通宵达旦,不存在6-8小时换班这种说法。他毕生工作,不离斯大林左右,斯大林房间隔壁就是弗拉西克房间……”
10-15年时间,尼古拉·弗拉西克从普通警卫员成长为将军,领导着庞大的机构,不仅负责最高领导人安全,还替他打理生活。战争爆发,弗拉西克又承担从莫斯科撤离政府要员、外交使团和人民委员部的重任。不仅要把这些人护送到古比雪夫,还得把他们安置妥帖、确保无恙。列宁遗体秘密运出陵墓、以及1941年11月7日红场阅兵保卫也都是弗拉西克操办的。
加格拉暗杀
总之,弗拉西克在身边的许多年间,斯大林可以说毫发未损。同时从弗拉西克回忆录可知,这位高级别保卫干部对潜藏的行刺企图相当重视,直到晚年仍相信托洛茨基团伙曾经阴谋杀害斯大林。
1935年,弗拉西克的日夜警惕似乎得到验证:斯大林等人在加格拉地区划船时忽遭岸边火力射击,弗拉西克立即用身体掩护斯大林,所幸都没挨子弹,小船迅速脱离危险地带。
弗拉西克当然相信遭遇了暗杀,而反对者后来认为这一切不过是(贝利亚安排的)表演。具体到当时情况,还有一种可能性,即边防部队事先不知道斯大林乘船观光,误认做非法闯入者。
私掠母牛?
伟大卫国战争中,弗拉西克三次参与同盟国领袖会晤保卫工作,出色完成使命。他因德黑兰会议成功举行荣获列宁勋章,因克里米亚会议荣获库图佐夫一级勋章、因波茨坦会议再度荣获列宁勋章。
但就在波茨坦会议期间他被人指控贪腐:据说会议结束后弗拉西克从德国带回许多珍贵物品,甚至包括马、两头母牛和一头公牛。后世常把此项指控援引为斯大林警卫人员贪婪无度的例子。弗拉西克对此的解释是:1941年德军进占其故乡博贝尼奇村,姊妹家房屋付之一炬,村民半数被杀,大侄女也被掳到德国服苦役,各种牲畜掠夺一空。后来姊妹和丈夫参加游击队,白俄罗斯解放后回家一看,村庄仅剩残垣断壁。所以,他要从德国带回牛马补偿亲属。
那么这种行为属于贪腐吗?从严格意义上讲也许属于吧。斯大林得知此案,严词命令停止进一步侦查。
失宠
1945年7月尼古拉·弗拉西克授中将衔。1946年开始领导隶属国家安全部的保卫总局,该机构年度预算1.7亿卢布,拥有几千名员工。弗拉西克虽不追求个人权力,仍然树敌无数。因为他过于接近斯大林,决定谁能面见斯大林、谁不能,足以影响领袖对某个人的态度。
党政领导层许多高官急于摆脱弗拉西克,关于他的各种“黑材料”被巨细靡遗地搜集起来,试图一点一滴损害斯大林对他的信任。1948年孔策沃别墅警卫长伊万·费多谢耶夫被捕,酷刑之下供称弗拉西克阴谋毒杀斯大林。斯大林对此不以为然,表示贴身警卫员如果真想这么干,早就动手了。
1952年政治局决定成立委员会检查苏联国家安全部保卫总局工作情况,一下子暴露出来令人极为不快的事实:别墅警卫员和工作人员趁领导人不来的空闲时候“狂欢作乐”,偷吃各种食品和名贵酒饮。接着找到证人,作证说弗拉西克本人“不反对”这种放松形式。
根据上述材料,1952年4月29日尼古拉·弗拉西克被解职,调往乌拉尔城市阿斯别斯特,做苏联内务部巴热诺夫斯基劳改营副主任。
为什么斯大林突然抛弃一个忠心服务25载的旧人?也许他最近几年疑心越来越重,也许他认为酒后放纵盗窃国家财产是太严重的过失。第三种猜想:众所周知这段时期的斯大林开始提拔年轻干部,从前的老战友明着对弗拉西克说:“该换掉你了”。所以,也许斯大林正想借此机会把弗拉西克撵走?
无论怎样,对常年保护斯大林的贴身警卫员来说,这一结局委实难以承受。1952年12月弗拉西克又卷入“医生案”被捕,指控他无视利季娅·季玛舒克的举报——她曾控诉一批专家教授“治死”了日丹诺夫等领导人。对此,弗拉西克在回忆录中表示没有理由相信季玛舒克:“没有任何材料能往教授们身上泼污水,我向斯大林作了汇报”。
弗拉西克在狱中连受几个月高强度审讯。这位年过五旬、一朝失宠的领袖贴身警卫咬紧牙关坚持不服软。他准备承认“道德败坏”甚至盗窃公款,但绝不妥协“阴谋”和“间谍”指控。“我确实跟许多女人同居过,和她们一起与画家施滕贝格喝酒,但这些都是以牺牲我自己身体健康和业余时间为代价的。”
他能让斯大林晚点儿死吗?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死亡。抛开“被人谋害”的可疑猜测不谈,假如弗拉西克仍然在岗,很可能会延长其生命。当时斯大林在孔策沃别墅发病,躺卧地板若干小时无人察觉,因为谁都不敢入内“惊扰领袖休息”——但弗拉西克除外,他也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随着斯大林咽气,“医生案”宣告终止。除弗拉西克外其余被告先后获释。1953年6月拉夫连季·贝利亚垮台也没给弗拉西克的命运带来转机。
1953年1月17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裁定尼古拉·弗拉西克犯滥用职权罪,情节特别严重,依据《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刑法典》第193-17条”б”款判处10年流放,剥夺军衔和国家奖励。1955年3月弗拉西克流放期减为5年,押送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服刑。
1956年12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决议赦免弗拉西克,消除其犯罪前科。但未归还军衔和各项奖励(3枚列宁勋章、4枚红旗勋章、1枚库图佐夫一级勋章、1枚红星勋章)。
弗拉西克回到莫斯科,在这座熟悉的城市里他几乎一无所有:财产被没收,独立公寓变成集体公寓。弗拉西克频繁出入各个部门,不停给党政领导写申诉信,要求恢复名誉、恢复党籍,无奈石沉大海。
于是开始秘密口述回忆录,谈他怎样看待自己的生活、做某些事的理由,以及评论斯大林:
“斯大林死后出现了‘个人崇拜’的说法…… 如果一个人,一个担任领导职务的人通过言行赢得众人尊敬、喜爱,又有什么不好呢…… 人民爱戴、尊敬斯大林。他是国家的化身,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和胜利。他领导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人民都看在眼里。所以他享有极大权威。我十分了解他…… 而且我肯定,他只为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而活。”
“当一个人死了,不能为自己辩白的时候,指责他罪大恶极是很容易的。为什么活着的时候没人敢指出他的错误?被什么阻挡了?恐惧吗?还是说就没有需要指出的错误呢?”
回顾平生,弗拉西克总结道:“我在25年无可指责的工作中,从未受过任何处罚,只有表扬和奖励,却被开除党籍、扔进监狱。但无论我处于什么状态,在狱中遭遇何等嘲笑、挖苦,我的灵魂不曾怨恨斯大林,从没有,一分钟也没有。我完全明白他生命最后几年身边那种氛围。这对于他很艰难。他毕竟是个年老患病的孤家寡人…… 他始终是我最亲爱的人,任何诽谤也无法动摇我对这位伟人的爱和最深敬意。对我而言他代表着我这一生最光辉、最宝贵的东西——党、祖国和同胞”。
死后平反
1967年6月18日弗拉西克患肺癌死于莫斯科,下葬顿斯科伊公墓。2000年6月28日俄联邦最高法院主席团撤销1955年对弗拉西克的判决,并以“无犯罪事实”终止此案。2001年10月弗拉西克养女领回父亲被法院剥夺的勋章。
直到2011年联邦警卫局才解密公开了尼古拉·弗拉西克的档案文件,虽然他是该局实际创建人。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