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每个苏联人都知道小丑演员奥列格·波波夫,无论老幼。他深受观众欢迎,同尤里·尼库林、马克西姆·鲁米扬采夫并称苏联杂技界三大杰出代表。1991年,当奥列格·波波夫告别电视荧幕和马戏团舞台远赴德国生活,许多人误以为他死了。
2015年,也就是去世前一年,奥列格·波波夫在国外侨居四分之一世纪后重返俄罗斯,演出许多场,获得不少荣誉。接受本国主要媒体采访时,他谈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1930年7月31日奥列格·波波夫出生于莫斯科郊外的维鲁博沃村,后来全家搬到莫斯科市内,他在那里度过童年。奥列格对父亲印象不深,因为1937年就“失踪了”,一种说法称制表师父亲给斯大林造的钟表失灵,坐事被捕;另一种说法称酒后犯罪入狱。
所以奥列格小时候总是吃不饱饭。1943年到“真理报”印刷厂当学徒工,次年进入国立杂技和小型文艺节目学校。他说,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学校的面包配给比工厂多100克。
1950年奥列格·波波夫毕业,成为一名“平衡表演者”(走绳索、独轮车等)。同年作为萨马拉马戏团的小丑演员首次登台亮相,后来在著名小丑米哈伊尔·鲁缅采夫(“铅笔”)的马戏团深造,受益良多。
自1968年伦敦演出之后,奥列格就塑造了“阳光小丑”的舞台形象。因为当时英国媒体写道:“大不列颠首都多云多雾,来自苏联的滑稽小伙满头黄毛,戴方格帽、穿条纹裤,像太阳出现在伦敦马戏团舞台上……”于是“阳光小丑”之名从英国传回苏联,伴随他半个世纪,直到生命终点。
奥列格年轻的时候各地巡演。当年规定经常出国者必须是共产党员,他也被屡次要求入党,但据他自己说,每次都“敷衍过去了”。奥列格对《论据与事实》记者表示,不是他“要求出国”,而是太受欢迎“受邀出国”。某次国外演出,马戏团宣布:今天是“阳光小丑”的生日!台下观众集体起立鼓掌。随后收到装支票的信封,写着“1000000……” 团长立刻拿走信封,称“这是国家的钱。”第二天上银行兑现,人家解释说支票写的是“一百万个笑容”。
总之,由于奥列格·波波夫的天分和努力,演艺事业极大成功,1969年荣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三次劳动红旗勋章、一次列宁勋章,以及各种杂技表演奖项。
然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货币改革令他在苏联的积蓄“蒸发”殆尽,国家发的退休金不够维持生活。1991年奥列格·波波夫移居德国埃格洛夫施泰因(巴伐利亚州小镇),仍保留俄罗斯国籍,与第二任妻子加布里埃拉结婚,以“快乐汉斯”的艺名继续在欧洲各国巡演。2015年接受独立电视台访问时,84岁的表演艺术家应俄联邦文化部长弗拉基米尔·梅丁斯基的个人邀请重返莫斯科,因为部长说“不是他忘记祖国,而是祖国忘记他”。6月份在索契马戏团演出两次,反响很好,12月份又在圣彼得堡演出。
有人认为尤里·尼库林对奥列格·波波夫的嫉妒、排挤也是后者决定出国的一大原因,奥列格对此曾说“随着时间推移,不公正感只会愈发强烈”。这段恩怨本文暂且按下不表。尼库林的儿子马克西姆则表示其中存在误会,他爸跟奥列格·波波夫之间没什么激烈竞争,因为角色不同:尤里是喜剧演员,奥列格是专职小丑演员——但关系确实不太融洽。
2016年10月底奥列格·波波夫计划到顿河罗斯托夫表演15场,之后再去叶卡捷琳堡和萨马拉巡演。11月2日白天他还精力充沛,深夜在旅馆房间坐着看电视时突然发病,救护车赶来抢救无效,享年86岁。妻子和女儿决定将遗体运回埃格洛夫施泰因,并遵其生前意愿,身穿小丑戏服下葬。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