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苏联和现代俄罗斯的精英特战力量——“阿尔法”小队成立于1974年7月29日,但长期执行的是保卫外宾、护送政治犯或异议人士同西方交换之类任务。直到1979年3月28日,他们迎来了首次作战行动。
根纳季·扎伊采夫少将1977-1988年担任“阿尔法”小队指挥员,他曾在采访中详谈这次行动。3月28日早晨,乌克兰赫尔松市居民尤里·弗拉先科携带自制爆炸物进入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控诉称自己无法进入莫斯科大学读书,要求美国方面替他解决“赴美上学”问题。
情况迅速报给时任克格勃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他立即命令“阿尔法”小队抵达现场。计划是尽量跟恐怖分子谈判,但为了以防万一,安德罗波夫批准扎伊采夫动用武力。美国大使馆也同意了在使馆内开枪的方案。
扎伊采夫回忆,行动和谈判之初他就怀疑弗拉先科心智不正常,后来果然证实该人患精神疾病。和疯子进行沟通十分困难,这次亦不例外,和平解决问题的努力宣告失败。恐怖分子拒绝交出爆炸物,右手始终放在点火位置,随时准备引爆。
最后决定发起强攻的是安德罗波夫本人。“阿尔法”小队试图向恐怖分子右肩和上臂开枪打掉爆炸物,可惜未能奏效。弗拉先科躲入一间办公室启动炸弹,幸而只发生小规模爆炸,部分家具损毁燃烧,其本人受致命伤。
根据亚历山大·谢韦尔在《克格勃特种部队解密》一书中的说法,事后检查发现,自制爆炸装置分为三部分,其中两个隔舱装填火药和TNT炸药,第三隔舱的苦味酸由于储存失当未被引爆,才使得大使馆免遭严重破坏。
这起事件除财产损失和恐怖分子殒命之外无人伤亡。大使馆任务虽然称不上圆满完成,但在1979年末,“阿尔法”小队通过攻占阿明宫殿的行动证明自己确实是一支强悍可靠的特战力量。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