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冬季,一名1904年出生的在押人员被从卡累利阿的梅德韦日耶戈尔斯克市送到中央精神病院,诊断为躁郁症。此人不停走来走去,咒骂某个姓“别洛博罗多夫”的,并抱怨头痛。档案显示患者叫菲利普·格里戈里耶维奇·谢苗诺夫,但他声称自己是逃过一死的阿列克谢·罗曼诺夫皇太子。
谢苗诺夫刚入院几天就表现出急性精神病症状,间歇平静时对医生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说:他其实是尼古拉二世皇帝独子,全家被枪决之际,父亲背向行刑队把他压在身下。子弹打中他臀部,昏迷很久,之后被一群修士从家人尸体中救出。
谢苗诺夫说:那时他的血友病已经治愈。对此,有一张尼古拉二世父子锯木头的史料照片可作旁证,而此前皇太子被严禁接触锐利物品。一段时间后,男孩发现自己可能正跟仇人布尔什维克混在一起,于是又被送往彼得堡,住在建筑师波梅兰采夫家,改名弗拉基米尔·伊林。
直到偶然听说反革命分子想把他拉出来做大旗,“皇太子”遂逃离恩人家。他在大街上看到征兵海报,苦于无处可去,便虚报年龄考入红军指挥员学校,转战各地,在中亚地区迎来了内战结束。
之后他进入大学深造,然后结婚,定居撒马尔罕,改行做经济学家。1918年乌拉尔州苏维埃主席亚历山大·别洛博罗多夫从修士口中审问出阿列克谢皇太子未死,又设法探知了弗拉基米尔·伊林的所在。
伊林被迫多次支付封口费,但别洛博罗多夫无休止地缠着他。为了避祸,他盗用妻子家已故亲戚的身份,顶着“菲利普·谢苗诺夫”之名逃亡第比利斯,可惜再次被勒索者发现。经济学家伊林/谢苗诺夫不得不偷东西筹钱,没多久即被捕定罪。
尤里·索罗古勃和丹尼尔·考夫曼大夫是医院里最早听闻谢苗诺夫故事的人。两位医生回忆:这名患者受过良好教育,会说欧洲主要语言、会用希腊文写信,多数时间彬彬有礼,喜欢阅读古典文学。从外貌上看,谢苗诺夫跟尼古拉二世皇帝照片确有相似之处。而且他不强迫别人相信他的“胡话”,这就不像常见的精神病人。身体检查发现患者有单侧隐睾症、血尿,此二者都跟血友病相关。
由于巧合太多,专门从列宁格勒请来著名精神病学家萨穆伊尔·根德列维奇参加鉴定,他在革命前执业多年,曾广泛接触俄罗斯贵族阶层。
同患者交流中,根德列维奇教授询问了冬宫房间的位置和用途、罗曼诺夫家族各分支的姓名和头衔等,着重考察他对宫廷礼仪细节的了解,并故意设置许多错误问题。出乎意料的是,谢苗诺夫全部做出准确回答,根本不假思索。根德列维奇教授表示,该患者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
尽管谢苗诺夫没有多少精神病行为,也不要求别人相信他的“皇室出身”,教授仍被迫做出“自大型妄想合并被害妄想”的诊断结论。丹尼尔·考夫曼医生说:谢苗诺夫于1949年4月转入内务部精神病所,他曾将此事告知政论家爱德华·拉津斯基。
1951年谢苗诺夫重获自由,找了一份工作,第四次结婚,活到1979年逝世。身边人表示:菲利普·格里戈里耶维奇不是精神病,不爱谈自己的秘密,没事儿就喜欢参观冬宫,一逛好几个小时。
其实,历史上至少有80多个号称“阿列克谢皇太子”的人。假如皇太子真的侥幸逃脱,那么菲利普·谢苗诺夫大概是最令研究者信服的一位吧。
(儿按:1991年4月俄联邦检察机关进行刑事案件追溯调查期间,发现并确认了5名皇室家庭成员及仆人的遗体,1998年7月安葬于圣彼得堡彼得保罗大教堂,2000年8月俄罗斯东正教会册封尼古拉二世全家为殉教圣人。2007年7月又发现并确认了阿列克谢皇太子和玛丽亚女大公的遗体(暂未下葬,教会内部亦有疑问)。另据行刑队成员之一麦德维杰夫证词,皇太子被射击多次才咽气)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