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室”——俄帝国秘密邮检机构

俄罗斯帝国正式设立的书刊检查机关之外,另有一种绝密信件检查机构,发信人和收信人皆不知其存在。该机构名为“黑室”,负责在邮局内秘密拆阅民间通信,不仅成功揭发了多起阴谋,甚至拯救过皇帝的生命。

应该说政府审查人民信件的尝试由来已久,但1794年4月18日这种做法才被正式化——这一天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关于进行秘密邮检的命令,并在邮局内设立特别部门。出入该部门的人严格受限,甚至高级官员也不例外,而且房间入口经过伪装,所以仅有极少数人知晓其存在。到了二十世纪初,圣彼得堡、莫斯科、格罗德诺、布列斯特、维尔诺、托博尔斯克的邮政总局都设有“黑室”。

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后,信函秘密检查制度进一步发展成熟。继位皇帝亚历山大三世密令检查机构改组,设立新支部并扩招工作人员。于是秘密邮检成为最重要的国内情报工作之一,但帝国官方却予以否认。因为俄帝国的邮局隶属内政部,所以“黑室”工作人员只奉皇帝旨意或内部命令行事,无需多部门协调配合。他们自有一套秘密规则,甚至可以凌驾法律之上。

秘密邮检不同于军事信函检查,后者系特许成立,并且在审阅通过的信函上加盖“军审阅毕”印章。战俘和囚犯的信件由羁押机构审查。此外在某些案件中,如果侦察机关提出申请,检察院或法院可以批准拆看犯罪嫌疑人的通信。那些被警察监视的人也知晓自己信件会被检查。

秘密邮检主要针对革命党、自由主义者和君主主义组织、公众人物、作家(比如涅克拉索夫、普希金、萨尔蒂科夫-谢德林、阿克萨科夫、赫尔岑等人)、国务院成员、国家杜马代表和内侍官,偶尔甚至涉及皇亲国戚(也就是说只有皇帝本人和内政部长的通信秘密受到保障)。

秘密邮检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所谓“黑名单”,亦即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人员名单,他们的信函会被阅读审查。此外“黑室”员工也会根据通信量、笔迹、收件人/发件人地址(或不写地址)等排查可疑信件。重点关注“留局自领”信件、“文化人字体”信件和打字机信件。

邮检人员可以是警察,也可由文官充任,都签署了保密声明。入职“黑室”者必须精挑细选、绝对可靠,往往工作终身,而且接班人多数是自家亲戚。

二十世纪初,“黑室”系统已然规模庞大。首先,邮检人员根据警察部门首长的规定对信件分拣排序(某些不拆封直接转交暗探局),随后阅读相关信件并抄录,将信件副本或摘抄片段交给宪兵队。过程中有时需要翻译内容(因此邮检人员必须至少掌握两门外语),有时需要破解密文(特别复杂的密文由密码专家解读)。一个人一天拆看250封信,劳动量大,尤其要求严谨、认真、井井有条。

秘密邮检的主要目的是协助当局监控民众情绪。为了拆信拆得毫无痕迹,邮检人员发明了各种办法,或用热气和细针挑开信封,或用湿润的吸墨纸覆盖并施加压力。另一些招数特别考验操作者的技巧,比如先蒸软信封,骨刀开启封口,再持精细打磨、劈开一半的小细棍夹住信纸卷绕取出。审读抄录完毕后拿专用毛刷原样封好,火漆印章用银或铜汞合金伪造。总之,尽力不让人察觉信件曾被“扰动”。

回看历史,我们应该承认邮检工作确有成效,例如1880年曾提供线索协助破获奥匈帝国间谍网。但“黑室”最大的功劳,要数查明了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列宁兄长)的“恐怖派”。

当时民意党“恐怖派”一名成员致信哈尔科夫的同志,表示要给亚历山大三世准备“礼物”。当局立即监视乌里扬诺夫等人,发现乌里扬诺夫变卖自己的金奖牌换钱买炸弹材料。1887年3月1日他们刺驾图谋失败,十五名成员全部落网、处决。

多亏“黑室”警惕、细致的工作,弑君阴谋才得以挫败。拆阅那封“送礼信”的邮检人员获褒奖,终身额外领取特殊津贴。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