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凡四世无疑是个性最鲜明、声名最显著的俄罗斯君主之一,身后有许多传说轶事。他也是同时代最严厉残忍的统治者之一,所以人家才叫他“雷帝”。众所周知,这位雷帝不但发明了折磨犯人的各种恐怖刑罚,对待外国人——即便是高官贵戚或君主——也同样不讲情面。伊凡四世认为,两国官方通信时使用侮辱、贬损言辞冒犯收信人完全没问题。
凌辱瑞典人
历史学家研读了伊凡雷帝与瑞典国王约翰三世在利沃尼亚战争(瑞典联军和俄罗斯争地盘)期间的往来信函。其中一封信中,雷帝对于俄国使团赴瑞典途中遭遇抢劫、“只剩贴身衬衫”一事表示愤慨。作为回应,雷帝不仅要求残忍报复瑞典使团,还大骂瑞典国王是“奴才”。
而且,伊凡雷帝不仅用上述侮辱性词汇咒骂约翰三世,甚至将其比作动物,直称对方来信纯属“犬吠”。
需要指出的是,“奴才/奴隶”一词在古代罗斯指的是下层贫农,即那些依赖封建地主、君王生存,几乎没有人权的人。伊凡雷帝首先凌辱瑞典国王的大使,继而针对约翰三世本人,意在强调他蔑视瑞典尊严,认为该国统治者和臣僚根本无法与俄罗斯的统治者和贵族相提并论。
凌辱英国女王
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唯一与伊凡雷帝通过信的妇女。尽管她在欧洲受人景仰,却仍不免被伊凡·瓦西里耶维奇在信中称作“单纯少女”。这个词的用意是责备伊丽莎白未能完全控制国内局势,且其性别是根本原因。
凌辱安德烈·库尔布斯基亲王
伊凡雷帝与库尔布斯基的多年书信集是珍贵文献,有助于我们厘清此二位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观点。当然,其中夹杂了不少骂人话,主要是雷帝指责这位前任亲王兼军队统帅“叛国投敌”。
伊凡·瓦西里耶维奇咒骂安德烈·库尔布斯基是个“背誓者”,也就是违背忠诚誓言的人。此外他还说他是“基督教破坏者”、“认贼作父”,强调曾经虔诚的库尔布斯基亲王不仅出卖祖国,更出卖信仰(译注:立陶宛大公国境内既有所谓“异教”、“天主教”,也有正教、新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传播)。于是在雷帝寄出的信中,不仅能见到“温和的羞辱词”——例如“穷汉”,亦有把人家骂作“狗”的狠话。
凌辱波兰统治者斯特凡·巴托里
斯特凡·巴托里是一位天才军事家,曾在利沃尼亚战争中取得胜利。伊凡雷帝在信件中对巴托里表示轻蔑,未按当时习惯称呼这位邻国统治者“兄弟”,而叫他“邻居”。指出巴托里当上波兰国王并非出身高贵,而是议会推选的附带结果。(译注:1575年波兰贵族将52岁的安娜·亚盖隆卡定为波兰国王候选人,并让她与小十岁的斯特凡·巴托里结婚。斯特凡婚后加冕为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大公。)
翻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