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4年夏季,反常的灾难天气袭击俄罗斯,之后又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历史进程的负面事件。鲁斯兰·斯科雷尼科夫教授在其著作《恐慌岁月编年史》中收集引述了那段时期的文献资料。
三年饥馑
1601~1603年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大饥之年”。1601年整个夏季全国阴雨连绵,天空数月不晴。当降雨终于停歇后,九月份又出现秋寒和暴雪,导致越冬作物死绝, 库存 干草饲料几乎烂光,牲畜饥寒交迫。
次年春,苦熬一冬的农民开始播种,指望有所收成供养垂死家人。然而灾情再次重现,连续三年绝收使俄罗斯人民到了濒危境地。“艾蒿藜草农家饭”这句悲惨的俗语就是那时候出现的。当朝的鲍里斯·戈东诺夫毅然采取非常措施——开皇仓放粮赈济。这种慷慨姿态迅速吸引全国灾民涌向莫斯科,许多人在途中甚至抛弃幼子和微薄家当,只为早日领取一口面包。
可惜皇仓储备不够喂养所有人。城市和村庄的一切活物,包括家猫、野狗甚至老鼠都被吃光。当最后一点食物耗尽,“人相食”就开始了。时有农妇色诱行人回家,将其杀死,置尸体于“阴冷干燥处”以免腐烂。
“天罚”
不仅受骗的行人,就连自己家庭成员——比如老人小孩——也会成为食物。一些忍无可忍的庄稼汉跑进森林落草为寇。更雪上加霜的是,霍乱伴着饥荒爆发了。
仅莫斯科就死亡十二万人,粗略统计全国损失了三分之一人口。民情沸腾,愤怒难抑。各地骚乱频仍,道路劫匪横行。国内局势变得极其紧张。
有人公开宣称,三年饥荒和瘟疫是上帝对头戴皇冠的鲍里斯·戈东诺夫的惩罚。此人统治“不蒙天主喜悦”,所以接连不幸降在俄罗斯土地。受此类言论推波助澜,又发生多次大规模农奴暴动。
其中声势最盛者当属“赫洛普卡”指挥的队伍,1602~1603年席卷俄罗斯南部到中部二十个县。这些横行无忌的家伙虽只六百余人,但各地农民都拥护他们。
一位在莫斯科做买卖的荷兰客商后来写道,民众广泛传言贵族家地窖堆满粮食,宁可放烂了也不卖,而成千上万人正死于同类相食。
积重难返
1604年终于成为“最后一棵稻草”,精疲力竭的百姓已然撑不住了。那年夏季是俄罗斯史上最冷的夏季,抵达莫斯科的外国人对“七月天”深感震惊。街头遍布积雪,深达成年男子膝盖。农民靠雪橇出行,飞鸟从空中冻毙坠落。粮食收成就更别提了。绝望的人们心里明白:真正的天启还在后头哪!
果然不出所料,连续三年大饥和1604年寒夏之后,史称的“混乱时期”降临。这段时期持续了10~14年,国民饱受暴动、自然灾害、波兰入侵和对瑞典作战多重折磨。种种苦难加在一块儿,引起了严重经济、政治危机。
尘埃落定
1613年之前,俄罗斯就像个疟疾病人似得颤抖不停。先是戈东诺夫死因可疑,然后多个“伪德米特里”轮流登场。人口日日减少,国土步步沦丧。
历史学家列昂尼德·米罗夫表示:即使伊凡雷帝统治时期也没死过如此多人。两场对外战争中,芬兰湾沿岸的大片土地一度丢失(被瑞典占领,日后又被彼得大帝夺回)。
总之,这个辽阔国家的经济彻底陷入衰退。耕地面积缩小二十倍,大量村庄空无人烟,都外出逃难了。全国75%的农民在战乱中丧生或失踪,九死一生的幸存者基本不会稼穑农桑。“混乱时期”对俄罗斯造成的影响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
(儿按:1600年2月,秘鲁“于埃纳普蒂纳火山”爆发,导致太阳光照射减少、地表变冷)
原文:俄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翻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