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久以来,“红色政权”大力宣扬俄罗斯帝国是所谓“警察国家”,无数人信以为真。
在关于革命或革命者生活的书籍中,频繁出现城市警察、宪兵、暗探、侦缉队的身影。本文作者上学的时候,教科书引用了叶尔莫洛夫将军的一句话:“在俄罗斯,蓝制服无所不在。若非制服,则是蓝衬里,若非衬里,必是蓝补丁。”苏联学童读完这篇课文,必然得出旧俄罗斯社会被警察机关全面控制的印象。
事实果然如此吗?让我们请出一位特殊证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他在1953年7月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上批评苏联国家安全机构,说道:“同志们,我平生头回看见宪兵,大概是二十四岁那年。矿山平常没有宪兵。我们有一位哥萨克警察,整天喝得醉醺醺。乡里也一样,只一个县警而已。”
另一件事例:亚历山大三世皇帝以前当太子的时候,有一次在乌格利奇码头遭遇海量群众前来迎接。太子和随员们花了很长时间也没能穿过热情人群进入市区大教堂,因为无人维持秩序开路,整个乌格利奇县城只有2名(两名!)警察。
经过这番“乌格利奇混乱”之后,亚历山大皇太子约见雅罗斯拉夫尔督军伊万·翁科夫斯基上将,询问俄罗斯警察数量稀缺的问题。上将的回答简单的出乎意料:“俄罗斯的警察仅具象征意义;他们什么都不保护,因为什么也保护不了——警察的存在只为证明上帝的权柄遍及全国每个角落……”
查阅文献可知,1862年12月县警察和城市警察合并为一个机构:县警察局(《关于警察机构的暂行规定》)。县被分为若干区,由区警官负责。城市里有市警察和地段警察,由局长管理。警察部门接受双重领导:“纵向”上听命于内政部警察厅,“横向”上听命于省长和省政府。
1889年底,步警和骑警被分配到县警察局的各区警署,与(村会推选的)基层村警和(农民推选的)甲长共同维护地方平安。在不属于县警管辖的城市,警察局长和副手年薪约1500~1000卢布。按照1887年法令,居民少于2000的城市警察名额不超过五员,更大的城市每500人增设警察一员,且每四个警察选立一名“资深”。这些人的年薪约150~180卢布,置装费25卢布,都归市财政支出。
到1903年,鉴于勤务量不断增长,更低级的“村警”被加强至县警察局,和县警共同执法。县警察名额按乡分配,每2500人设警一员。警队的武器是转轮手枪和冷兵器(村警虽有权持枪,但须自费购买)。
综上所述,俄罗斯帝国的警察规模其实很小,每个省的警员数量通常不过二三百人。
比如二十世纪初卡卢加省有警察局长一名、助理和秘书各一人,配助手的区警察所长三名,警察分所长十二名;另有资深城市警察二十人、低阶城市警察八十人。哈巴罗夫斯克市警察共30人(包括汉语和满洲话翻译),符拉迪沃斯托克136人,顿河畔罗斯托夫57人。
少数低阶城市警察在必须情况下可以呼唤宅院门卫前来支援,比如:“当警察吹响他的哨子,立刻从附近门洞跑出两三个门卫。”(儿按:好比警察叫保安帮忙)有了民间协助,加之当年的国内犯罪率比今天低十倍,警察完全能够维护法制、保证社会秩序。
至于独立宪兵队,1917年共有一千名军官、一万名兵士,大部分人在各地保卫铁道线安全,政治警察不足三分之一。
革命前的俄罗斯警察和宪兵队的一大缺陷是没有专业培训机构。低阶人员通常来自军队退役士官,领导层来自武装部队的文职官员和军官。帝国总理彼得·斯托雷平曾计划改革俄罗斯警察机构,设立专门警校,但“为了节省经费”,草案被搁置。因此警员只能在实践中学习领会各种工作技巧。
无论如何,一线警察的工作总是繁杂和危险的,尤其政局激烈动荡的年代。革命者视一切警察为“人民公敌”,自行判处他们死刑。杀死警察之人是“为民众福祉战斗”的骁勇好汉,在革命队伍中受景仰。
警察尽心尽职的下场,我们试举一例。莫斯科市普雷斯涅警队的萨哈罗夫分局长,为人严肃公正,在工人社区威望素著。1905年革命爆发时,工人街坊劝他别上班了,萨哈罗夫说:“职责所系,岂容躲避”,毅然出门履职。两天后士兵从莫斯科河捞起他的尸体,身负枪伤、刀伤十九处——纠察队杀了他,以巩固“革命兄弟”之血盟。
1917年2月所谓“不流血革命”期间,武装革命者和彼得格勒卫戍军哗变士兵把首都警察屠戮殆尽。警队直到最后一刻才试图稳定社会秩序,但皇权已经颠覆,临时政府已经上台,革命者已经将警局团团包围。被围的警察仍希望获得增援,可增援从未出现。某些资料统计,首都80%的城市警察在革命中遇害……
原文:俄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翻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