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都市传说

1.格瓦斯大桶

装格瓦斯的大桶发生事故翻覆,人们在桶底发现巨大的蛆虫(或:绦虫,或:死尸)。

2.外国害虫

外国游客送给苏联儿童糖果(或口香糖),其中含有结核菌或梅毒(或曰:塞了针头或剃须刀片,更邪乎的说塞了鲸须)。

3.外国人把梅毒污染的牛仔裤卖给苏联倒爷。

倒爷再把这些牛仔裤卖给毫无防备的同胞。后来又不说梅毒了,而是一纸包跳蚤或虱子。

4.身染梅毒的黑人深更半夜上街,拿汽水贩售机的公用玻璃杯洗刷患肢或漱口。

5.少先队员红场游行的故事

听说少先队员们正排队齐步向前,忽有外国人往他们脚下吐口香糖,企图打乱队形。

6.老鼠和幼儿园

死老鼠(生病或吃了耗子药)掉进大锅,这口锅正好是幼儿园煮碎米粥的。

7.某男孩玩剪刀刺破双眼。

他妈妈慌忙抱着瞎男孩往医院跑,小妹妹在家淹死浴缸中。妈妈回家发现尸体,从十楼跳窗身亡。

爸爸闻讯赶回,看见断气的妈妈躺在沥青路上,闺女没了,儿子瞎了。于是开枪打死男孩,并自杀。

绝户了。

8.生产伪劣食品的故事

往香肠里加卫生纸(增重);伏特加(或黄油)用石油提炼(或锯末发酵)而成。往军人喝的茶里加溴化剂,防止他们思想不稳定擅离职守;往伏特加(或啤酒)加苯海拉明,这样喝得少戒得快。

还有人往市售的啤酒里放洗衣粉——当然是为泡沫更多啦。

9.捡到恐怖香肠(或小馅饼)

结果吃出人手指、人牙齿、老鼠腿或老鼠尾。

10.在押犯用电锯造了架直升机逃出监狱。

11.不和谐定位仪——在马路上就能识别你家录像机内有无违禁磁带。

12.传说有人在家观看意识形态有害的《兰博》和《爱你九周半》。该户供电被迅速掐断,没电的话就没法退出录像带了。

此外,莫斯科人俗话管录像机叫“维达克”,外省人则叫“维迪克”。

13.苏联有数量庞大的地下工厂,生产各种不可思议的秘密装备。

以及所谓坦克在海底行驶的传说(译注:冷战疑案之一),和大西洋水下原子弹仓库的传说。

14.某交警跳到车队前方,车内坐着政治局成员(甚至总书记本人),结果交警被卫士击毙。

更“温和”的版本则说:某酒鬼朝一辆车撒尿,没想到竟是运钞车,人家以为他想抢钱,遂开枪。

15.克格勃机关的“海鸥”轿车装备了火箭弹和大口径机枪,前保险杠覆盖着“獠牙”。

16.“红胶片”

据说有一种特殊的”红外“胶片,可以透过表象看本质、忽略衣服拍裸体。

17.鄂木斯克有一所英语专科学校,师生们身穿纳粹党卫军制服,在法西斯旗帜下游行。

结果查明整个学校实际是纳粹组织的地下支部,所有人立刻被捕。老师蹲监狱,学生进少管所。

18.“历史揭秘”

范妮·卡普兰1918年并未枪决,按照“列宁的要求”秘密囚禁,好让她有机会亲眼目睹苏联政府领导下人民的幸福生活。此人以这种方式一直活到约六十年代末。

19.药房收购干燥蚊子,每千克一百卢布。

(儿按:曾有好事者测试发现,一火柴盒蚊子尸体重约570毫克)

20.超级吸血蚊子——在贝阿铁路工地发现被吸干血的尸体。

21.水银天线

这种天线能接收所有频道,但也正是水银让克格勃有所警觉。

话说某无线电爱好者花十年时间收集水银(积少成多,将近一公升),制成奇迹天线,可以收听收看全部电视和电台信号。但该天线干扰压制了飞行员和地面调度的通话,爱好者遂被捕,水银天线被毁。

22.每座苏联城市都有被砌死在大厦墙壁中的建筑工人(或基建工程营官兵)。

23.铀矿

那些被判死刑的人其实都发去铀矿劳动了,其中某些人的朋友后来见过他们,已经牙齿落尽、重病缠身。

24.“买鱼奇遇”

某男子买回一千克小鲱鱼罐头。饭桌上打开一看,居然是红鱼子酱!又跑去买了十听同样罐头,全是红鱼子酱。

此乃安德罗波夫年间很出名的一件轶事。有人说这种罐头是搞所谓“公关”用的。

25.阿拉·鲍里索夫娜·普加乔娃不慎压死自己女儿,也就是后来的克里斯蒂娜·奥尔巴凯特,悲恸难当上吊了。

(译注:各国从来不乏名人死亡的假消息。歌手克里斯蒂娜·奥尔巴凯特生于1971年,至今活着。她妈妈也还健在。)

26.中国毛泽东纪念堂的地毯用一种特殊含磷丝线编织,夜晚发幽光,白天看不见。

27.国内长期盛传,电视主持人瓦莲京娜·列昂季耶娃是中情局特务。

(儿按:以前听说有个叫方静的……)

28·马斯利亚科夫也有类似传言。

电视智力测验节目七十年代停播后,社会上开始流传,主持人亚历山大·马斯利亚科夫被判了十五年,因为他和节目团队卷入一桩外汇与黄金诈骗案。

29.“宇宙牌”香烟包装盒上有些小方块和数字。如果把这些数字按照正确方式排列组合,可以换一辆“卡马牌”自行车。

(儿按:不许笑,真有宇宙牌香烟)

30.八十年代初震惊全国的事件

当时大家都在议论一篇报道,说某个在别墅度夏的医生偷偷绑架邻家女孩,切下她的手脚,关进地下室。

因为邻居曾这般对待他的狗,所以实行报复。

此文章一度引发巨大反响。

31.恶棍去看电影,座位被别人占了。

于是坐在后面一排,趁着电影播放时的黑暗,用锥子扎进那名倒霉观众的心脏,杀死了他。

32.莫斯科人坚信,如果你拨打某个特定号码(比如777-13-13),就能开启团体通话模式,大家可以透过持续的短促峰鸣音互相交谈。

33.儿童杂志《穆尔吉尔卡》(或曰:《趣味插画》杂志)收回事件:

某个臭流氓(或曰:一帮在杂志社实习的大学生)夜晚悄悄篡改排版,添加谜语。例如:“哪个棒小伙每天早晨湿滴滴?”(水龙头),“前、后、前、后,咱俩好爽!”(荡秋干),“握持之,挤捏之,它就硬的像芜菁”(扔雪球)等滑稽内容。反正肯定是内部人作案。

34.彼得堡和诺夫哥罗德之间的某个地方,两名拖拉机手正在田间劳作。忽然拖拉机陷入土坑!

钻进坑里发现,原来是战争期间德国人挖的窖洞啊,“皮薄馅大”——有武器、军装和食品。

俩小子头脑发热,决定搞个恶作剧。戴上钢盔、穿上军装,扛着冲锋枪回了村。

走进俱乐部,集体农庄正开会呢。他俩仰着下巴大叫:”Hande hoch!”(译注:“举起手来!”)让大家靠墙站好,又喊:“共产党员和政委,出来!”

众人呆立不说话。他俩重复一遍,又拉几下枪栓。不知集体农庄主席还是地方党委书记走了出来,挨个指点老乡:“这个党员,这个也是……”

然后二人押着队伍离开俱乐部走向田野。到了拖拉机跟前,挥手差遣他们往外推。大家一看拖拉机,马上认出俩“假鬼子”是谁了。

警察和国安人员赶至,以“叛徒”的名义逮捕拖拉机手和那位领导。后来给小青年定了“流氓罪”,没关几天就从轻发落放回农庄。至于领导呢,“叛国罪”成立,承担全部后果。

35.某技术学院的几位同学造了一台能印钱的小机器。

时值七十年代末,他们决定靠这玩意儿挣外快,推销给格鲁吉亚人吧。

买主来了,当然得验货啊。拿张一百卢布大小的白纸,塞进机器,吱嘎乱响,另一头吐出钞票。

买主很满意——是真的耶!

学生们警告说,一次只能印十张,不可贪多,否则机器过热会坏的。最后一万卢布成交。格鲁吉亚人喜滋滋抱着机器回家开始印钞,塞进十张纸,出来九张钱就不工作了。拆开机器,发现里面有个暗匣——只能装十张一百卢布钞票的暗匣!

后来发明家和买主都被抓了。学生们判缓刑(情节不构成犯罪),但格鲁吉亚人无疑属于制造假币,恐怕会吃枪子儿。

36.传说著名体育评论员尼古拉·奥泽罗夫在全国直播节目中厉声狂呼:“进攻,再进攻!射~~~门!!嗨,踢门柱上啦!”

瓦西里·乌特金证实,以上纯属虚构,但流言蜚语传到今。

(儿按:以前听说有个叫黄健翔的……)

37.市井传言,六十年代中期甲壳虫乐队曾以普通游客身份造访彼得堡,他们在火车站(或某个后院)举办秘密音乐会。据说那首著名的“Back in the USSR”就是打这儿来的。这个故事被人反复提起,甚至还有“目击者”。

38.富商叶利谢耶夫家的后人生活在美国,他们联系苏联政府,说当年祖上逃离俄罗斯的时候,在彼得格勒老店藏了一笔财宝。当然,物归原主是绝无可能的,但此后不久,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叶利谢耶夫商店旧址长时间关门“翻修”。

当局里里外外找个遍,地板都掀了,却一无所获。

后来,年轻的叶利谢耶夫后人再次联络苏联,表示愿意提供财宝位置,并按比例分成。没办法,只好请人家亲自走一趟。

继承人抵达后,瞧瞧乱七八糟的老店,指着吊灯微笑说:“摘”。

巨大的枝形吊灯被取下,发现表面覆盖着薄薄一层铜壳,吊灯本身却是用高纯度黄金铸造的。商店很快重新开门营业,却无人再见过那盏大吊灯。

39.美国摇滚乐队“Kiss”的名称其实是“Kinder SS”缩写,或者说“党卫军之子”。

40.日本人在他们的磁带录音机上装了微型发火管,如果企图拆卸后盖,就会爆燃。

据说这是为防山寨。而在列宁格勒的故事版本中,日本音响设备都装有特种微型电路,如果你想拆下后盖进行研究仿造,电路就会起火。

41.“迪米斯·卢索斯死啦,Boney M.被枪杀啦!”

这两条流言总是同时出现,形成某种串联。

说是Boney M.乐队在南非旅行演出期间,大巴车被种族主义分子拦截,所有人都拖出车外毙了。

而那些年最顽固的流言则是:迪米斯·卢索斯已死。就说死了,仅此而已。

42.苏芬边界被一种特殊雷达时刻监视,任何移动的生物都能探测到。

为了欺骗这种雷达,必须在路面上铺满金属箔。

那些从芬兰往回背连裤袜的走私者对此深信不疑。

43.1980年代兴建奥运场馆的时候,苏联为芬兰建筑工和游客提供了简化签证制度,所以列宁格勒街头涌现许多芬兰人。

因为当时芬兰有“禁酒令”(这本身就是一条都市传说),芬兰人肯定会在苏联文化之都喝得酩酊大醉。市中心有个所谓三角地:“啤酒店”—“小饭店”—“散酒店”(译注:按杯卖酒的店),可算是芬兰游客专属百慕大。

从芬兰开来的大客车早晨驶抵“啤酒店”,傍晚司机同志到“散酒店”捡回酒气冲天的芬兰“死尸”。

曾经有个芬兰酒鬼和本地酒鬼开怀共饮,一高兴就送出自己的旅游鞋和西装上衣,然后拿走对方的皮鞋、夹克。

客车司机来捡尸,其实他也认不全,但芬兰人的鞋子跟苏联款式明显不同。等我们的列宁格勒醉汉朦胧眼一睁,赫然发现同车人都不说俄语!几瓶酒就让他离别了苏联母亲。

估计那芬兰佬也有类似惊喜。

难以想象在边检站交换我国酒鬼和芬兰酒鬼的场面,可以参考一下交换西方间谍的老电影吧。

44.传言说,某位少女或少妇通过熟人花高价买了件进口游泳衣(或曰:是偷偷使坏的外国损友送给她的)。该女穿上泳衣,确实很好看,沙滩上的人们目送她走进海中。

一沾水,坏啦,泳衣竟然变透明了,美丽胴体一览无余,对她而言真是奇耻大辱啊。

所以呀,别眼馋什么进口烂抹布,苏联女孩就该穿苏联货!

45.苏联领导人通常不张扬个人生活,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带着老婆到处炫耀,这大概就是他黯然下台的原因之一。

但有一次,八十年代初的“时代”节目惊现列昂尼德 ·勃列日涅夫两口子的画面。因为当时国内疯传:列昂尼德·“我们的路线”·伊里奇要跟妻子离婚,另娶女歌手柳德米拉·季金娜。

(儿按:以前听说有个叫宋祖英的……)

46.握紧一盒火柴,能够增强出拳的打击力度。

47.自动扶梯坏了,人掉进裂隙,被巨型齿轮磨碎。

48.奥斯坦金诺电视塔内部发现推土机。

居楼不拆楼?所以就留那儿了。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