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军何以败给红军?

白军何以败给红军

民众支持

红军的社会基础一开始就比白军更牢固。依靠工人和贫农阶级,布尔什维克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粮食和货币供给。虽然中农阶级和白军、红军都有仇恨,但也被迫抛家舍业去往外省,跟着部队从一个营地奔向另一个营地。

而当群众动员成为白军征兵的基本原则后,他们的部队明显衰弱了,缺乏广泛民众支持导致战斗力严重受损。

另外,内战之初布尔什维克已经编织起恐怖网络,吸收了以前的刑事犯、强盗和匪首。这批人在白军控制地区进行破坏活动,造成很大困扰。

教育程度

如果你多看几部苏联时期的内战电影,就会发现影片中白军军官都是出身显贵的文化人。他们爱听浪漫歌曲,信奉动口不动手,怀念有皇帝的旧俄罗斯。

这种描写无疑太夸张了。

绝大多数白军军官来自平民知识分子家庭,也并非人人识文断字。今天我们可以查阅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接收委员会的档案,仔细看看便知。当年对前白军军官的审查意见指出,他们“历史和地理知识薄弱”、“思路不清晰、头脑欠开发”,出现的错误低级可笑。并且这些人不是普通军官,而是有资格报考学院的最优秀者。我们固然不能说白军军官个个文盲,却也绝非人人“蓝血”。

逃兵问题

今人议论白军最终溃败的原因,往往提到成群结伙的临阵脱逃。这一点无可否认,白军确有逃兵,但规模和动机在战争双方阵营中各有不同。

除个别人铁了心坚决脱离白军外,引起大规模脱逃的原因其实很多。其一,尽管邓尼金军队占据大片国土,但辖民数量并无实质增长(儿按:能种地何必卖命)。其二,白军后方一直有“绿军”(译注:农民武装)和“黑军”活动,都是反白军的,其中部分成员正是白军逃兵。

尽管如此,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红军逃兵其实多得多。1919~1920年,工农红军“自行脱离队伍”者至少260万人,数目远超白军。

白军何以败给红军2

盟友援助

协约国干预对白军的援助作用也被显著夸大了。外国干涉武装实际上未跟红军正面对抗,除北方地区的轻微战斗外,在西伯利亚的协约国军队几乎可说是跟布尔什维克默契合作。

那么对白军的所谓支援就仅限于军火。但来自“盟友”的此项供应并非无偿赠送,高尔察克不得不用黄金储备和粮食来交换,所以首先遭殃的还是农民。

从结果看,这场轰轰烈烈旨在恢复“旧”俄罗斯的运动,真正提供的援助微乎其微。举例来说,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装备了千辆坦克,却只拨付邓尼金军几十辆而已。

虽然最后一支干涉武装1925年才被逐出苏联(译注:萨哈林北部),事实上在凡尔赛和约签署之后,外国军队就已经形同虚设了。

被俘者众

不少人相信,白军军官思想十分坚定,宁死不降布尔什维克——可惜这也是无稽之谈。1920年3月仅新罗西斯克一地,红军就俘虏了一万名邓尼金军官,9660名高尔察克军官。

大多数战俘都被红军吸收留用,结果导致红军中充斥大量“前白军”。布尔什维克军事领导层甚至专门规定工农红军各级指挥机构里“前白军”军官人数不得超过25%。“多余部分”或被调派后方,或进军校教书。

俄罗斯全军联盟

1924年8月31日,“维持者”基里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罗曼诺夫在国外自称全俄皇帝基里尔一世。理论上军队服从皇帝,所以自动归他指挥。

但第二天军队就没了——被彼得·弗兰格尔将军解散,随即成立弗兰格尔本人领导的“俄罗斯全军联盟”(译注:白色阵线海外侨民组织)。说来你可能不信,该组织至今仍存在,纲领基本不变,有自己的网站。

弗兰格尔和布柳姆金

弗兰格尔的人马令苏联最高指挥部深感不安,对他实施过几次暗杀。其中一次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1923年秋,亚科夫·布柳姆金——杀害德国大使弥尔巴赫的刺客——带人敲响弗兰格尔将军的大门。此人是“契卡”官员,伪装成法国电影摄影师,事先跟弗兰格尔约好上门拍摄。他的设备箱塞满武器,三脚架布包里藏着一挺“刘易斯”机枪。但是这些刺客出现严重失误:敲了几下门。这不是塞尔维亚当地习惯,而且法国早就流行摁门铃了。所以警卫员判断敲门的必是苏俄来客,出于谨慎并未开门。于是刺杀失败。

国家政策

“国家问题”上的失误是白军又一大败笔。邓尼金坚称“俄罗斯的完整和统一”绝无商量余地,甚至不准讨论俄罗斯固有的民族区域自决问题。

后来邓尼金攻克基辅,否认乌克兰独立性的他自然不会跟“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高层及“加利奇军”谈判。于是武装冲突爆发,虽然邓尼金战胜,但他赢的不彻底。白色运动失去了少数民族的支持,其中很多人反对布尔什维克。

将军的许诺

白军历史上也遭遇过“犹大”,那就是法国将军莫里斯·雅南——法国西伯利亚远征军司令、捷克军团司令。他曾许诺在可能的情况下确保高尔察克安全转移。高尔察克误信雅南之言,抵达伊尔库斯克即被捷克军团扣押。起先引渡给孟什维克的政治中心,随后转交布尔什维克,1920年2月7日被枪杀。雅南背信弃义,人送外号“无名誉将军”。

白军何以败给红军3

安年科夫

正如前文所言,白军队伍里并不都是重视荣誉的贵族。某些人纯属无法无天之辈,鲍里斯·安年科夫少将就是其中“佼佼者”。此人之暴虐臭名远扬,例如1918年在西伯利亚镇压起义时残酷屠杀斯拉夫哥罗德、巴甫洛达尔两县的布尔什维克。他搜捕农民代表,砍死87人,许多与起义无关者受刑冤死。村中男子挨刀,女子先奸后杀。而且安年科夫麾下兵员构成十分复杂,包括哥萨克、俄罗斯农民、吉尔吉斯人,以及阿富汗人、维吾尔人、中国人雇佣军——后者隶属满洲独立团,名声最恶,甚至同袍战友都畏惧他们。

高尔察克败后,安年科夫撤往七河地区,越境进入中国。1921年他被逮捕,关押在乌鲁木齐监狱。1924年获释,1926年4月被冯玉祥设计抓获,送交苏联政府,次年枪决。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