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年10月10日立陶宛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签署“土地换基地”协议(苏联交出根据《莫洛托夫-里宾特洛夫条约》占领的维尔纽斯地区,换取在立陶宛境内建立五个军事基地)。代表团完成任务打道回府,莫斯科方面挽留说:“我们的规矩是不准朋友没吃午饭就走!”那么只好客随主便。
八个月后,代表团团长:立陶宛外交部长约萨斯·乌尔布斯被苏联占领军逮捕,流放坦波夫。1941年6月23日乌尔布斯再次被捕,先后关押在萨拉托夫、莫斯科、基洛夫、伊万诺沃,以及高尔基市的监狱医院。之后16年他合计被关押13年,其中11年单独监禁。1943-1944年在囹圄中向斯大林递交两份呼吁恢复立陶宛独立国家地位的备忘录,未收到任何答复。斯大林死后乌尔布斯与妻子获平反,但禁止在波罗的海国家和苏联主要城市居住,因此夫妻二人定居弗拉基米尔州小城维亚兹尼基。1956年获准返回维尔纽斯,1991年5月逝世。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我对当时留下赴宴的贵客们的表现很不以为然——他们一致赞叹克里姆林宫战时招待会山珍海味无所不有,证明了最终克敌制胜的坚定信心。
1942年7月丘吉尔身穿坦克工作服到莫斯科谈判,在一群军礼服和军功章包围中显得格格不入。然而有理由相信,丘吉尔(这只老狐狸)出门前早就想好该穿什么了。接风宴上,伏罗希洛夫请英国总参谋长布鲁克元帅喝一杯专门浸泡的胡椒酒。一些赴宴者事后愉快回忆起英国佬不胜酒力,勉强扛住了残酷考验。但也有目击者说,斗酒的结果是尽管伏罗希洛夫素来善饮,仍难以承受胡椒威力,喝倒英国人之后就被搀扶下去了……
凡参加过斯大林宴会的人大都(怀着或惊讶或兴奋或谴责的心情)评论出席者的酒量。美国国务卿霍尔回忆斯大林曾向他提了个出乎意料的问题:“你们的将军也这样喝酒吗?”霍尔用外交辞令回答:“我们的人很少有这种机会”。
然而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惯用的“祝酒圆圈舞”(美国少将约翰·迪恩语)并不一定让外国人开心,有时甚至会惹恼他们。此外,当红军在前线取得第一场重大胜利后,斯大林一改故态、自信倍增,明显表现得不关心外宾如何看待他和莫洛托夫。英国驻苏大使斯塔福·克里普斯说:“在1941年12月20日宴会上,斯大林已经相信自己是莫斯科的救星、局势的主宰,准备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困死’德国人”。克里普斯回忆斯大林兴致颇高,在房间来回走动,为他的将军们简短祝酒、碰杯,几乎不理睬周围的英国宾客。
美国人丹尼斯·邓恩写过一本精彩的书叫《斯大林和罗斯福之间》,书中提及美国驻莫斯科前五位大使,称他们虽然性格迥异,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从政阅历,但共同点是:“他们怀着坚定的罗斯福式信念抵达莫斯科,绥靖斯大林,顺从他的一切任性要求,无疑将促使这个政权‘更有人味儿’。卸任时,他们都对这个政权充满冰冷仇恨”。
不过约瑟夫·戴维斯大使是个例外。此人公开支持1930年代末政治清洗,1945年5月被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列宁勋章,成为唯一获此荣誉的西方外交官。
1941年10月1日德国开始“台风行动”,苏联八个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附近被围,通往莫斯科的道路洞开。同一天美国、英国政府承诺即日起至1942年6月30日援助苏联飞机、坦克、大炮及铅、锡、钼等各种战略资源,苏联政府则承诺回馈军需原材料。克里姆林宫为此举办招待会,伏特加、胡椒酒、白兰地、茅香酒、甜酒、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敞开供应,外宾们再一次确认了苏联克敌制胜的坚决信心。当斯大林阔步走进大厅,苏联军人疲惫憔悴的眼神令黑斯廷斯·伊斯梅将军印象极深,他的日记写道:“看见勇敢作战之人沦落到如此屈辱境地,很不好受”。
1942年8月,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鏖战正酣。7月28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下达著名的227号命令(“一步不退!”),严禁红军擅自撤出阵地,在各方面军建立惩戒营。8月14日克里姆林宫又设宴席,菜单如下:
冷前菜:颗粒鱼子酱、黑色压制鱼子酱、白鲑鱼脊肉、鲑鱼肉、带装饰的鲱鱼肉、风干沙玛亚、冷火腿、肖弗鲁瓦配野味酱、鸭肉冻、鲟鱼冻、番茄沙拉、“帕奈尔”沙拉、黄瓜、番茄、小萝卜、高加索黄瓜、奶酪、黄油、吐司、露馅饼、布里欧修面包。
热前菜:酸奶油白蘑菇、野味福尔什马克、米涅尔西葫芦。
主菜:阉母鸡奶油汤、法式清汤、红菜汤、野火鸡肉、雏鸡肉、榛鸡肉、土豆配奶羊羔肉、黄瓜沙拉、花椰菜、芦笋。
甜点:奶酪水果冰淇淋、咖啡、甜酒、各样水果、花色小蛋糕、烤扁桃仁。
简单注释一下:“沙玛亚”是欧白鱼属,“肖弗鲁瓦”是法式肉类冷盘,“布里欧修”是法国甜面包,“福尔什马克”是源自东欧的碎鱼或碎肉菜肴。再补充一点:盛装餐具的瓷盘上装饰着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的姓名花字。
作为对比,来看看英国朋友吃什么。战争结束之际国王陛下臣民每月最低配给口粮包括:1英磅(约453克)腌猪肉、2磅糖、0.5磅茶叶、5磅鲜肉、0.5磅奶酪(素食者额外领取四分之三磅奶酪代替肉类)、8磅水果软糖(或4磅水果罐头或4磅糖)、0.5磅黄油、1磅人造黄油、0.5磅炼乳、四分之三磅硬糖、4个鸡蛋(儿童和残疾人12个,哺乳期母亲和素食者8个)。另外哺乳期母亲和儿童每月最多可得12升牛奶,糖尿病人领取黄油代替糖。
无论穷人富人一律凭票证购物。据说王室成员吃的跟百姓一样,这种模范带头作用(以及严格纠察)使得英国成为当时欧洲唯一没有黑市的国家。
作家让-理查德·布洛克1944年陪同戴高乐访问莫斯科,后来回忆:“事情都是外交官搞砸的。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该统统消灭。看,其中一个人进来了:是莫洛托夫。他不算最坏的,终究要挨枪子儿……斯大林脸上流露的和善、诡诈微笑难以理解……”
斯大林宣布:“请相信我!如果您和法国需要我们,我们将和您分吃最后一片面包”。突然,斯大林盯着身边的翻译波采罗布(译注:实为外交人民委员部高级助理),阴沉粗鲁地说:“你翻译的太慢了!我很想把你送去西伯利亚”。
在这次宴会上,正如戴高乐和诸位法国客人证实的那样,斯大林多次把红军和红海军指挥员喊到面前向他们敬酒,指着对方说:“来!”被叫的人“在其他俄国人严肃而冷谈的注视下匆忙离开座位,快步走去与大元帅碰杯”。顺便提一句,戴高乐是唯一不在斯大林面前掩饰自己态度的外国贵宾,宴会没结束就退场了。
戴高乐的翻译让·拉洛伊回忆,斯大林指名向空军元帅诺维科夫敬酒,后者“一个身穿军服、胸挂勋章的男子,快步急趋奔向斯大林”。斯大林顺便说了下面的话:“我们的飞机是你们开的。如果开不好,你应该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
戴高乐另一位翻译回忆,斯大林同卡冈诺维奇碰杯,开玩笑说如果火车晚点就枪毙交通人民委员。并且“威胁另外三、四个人民委员说要绞死他们”,讲这番话的时候“用的是轻松友好、跟朋友戏谑的语气,餐桌旁的客人都笑了,有人假笑,有人真笑……显然斯大林自己也很开心。他在扮演残酷暴君——尽管他确实是暴君——喜欢当着傻老外的面开过火玩笑,对方不辨真伪,以为逗乐子噱头是他的统治手段。于斯大林而言这就是消遣,消遣有多种意义,最深刻的是血腥色彩”。
最后讲一件小事,出自斯大林警卫队长弗拉西克的日记:1951年11月17日宴会,斯大林要求上新酿葡萄酒。女服务员端给他的酒冰凉(约7摄氏度),而斯大林早先命令酒的温度必须保持13-15度。可想而知,斯大林火冒三丈。虽然责任完全不在弗拉西克(第一他不负责酒的储存,第二他也不检查酒上桌时的温度),但弗拉西克却试图承担责任。于是斯大林把怒气统统发在弗拉西克身上,后者认为这理所当然“表示首长不信任我”。弗拉西克写道:“这不是我履行职责该有的态度,如果忽略了什么,我会良心不宁、寝食难安”。又说:“这件令我铭记终生的事发生之后,我三天没睡觉……”
延伸阅读: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