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件A
对苏联集成电路产量的估计
在新信息的帮助下,可以估计出1970年和1972年苏联集成电路产量(1600万件、3000万件)。“产量”是指生产商交付给最终用户的零件数量,正如文中所解释的那样,在用户设施中会有很高的废品率。1970年产量数字是由苏联半导体工业的一位高级官员提供给苏联一家半导体工厂经理的,似乎很可靠。1972年的数字基于零散的工厂数据,其可靠性不太确定。在现行的两班制生产条件下,1972年沃罗涅日的集成电路(混合型和单片型)产量估计为500万件。一个消息来源报告说,沃罗涅日是三个产量水平大致相同的工厂之一,它们在1972年生产了苏联集成电路器件总量之“大多数”。因此,集成电路的总产量约为3000万件或更少。
(译注:1959年成立的沃罗涅日半导体仪器厂,又称“111厂”。另两个工厂似乎是指里加半导体仪器厂和明斯克“捷尔任斯基”半导体仪器厂)
同一来源还提供了1971年和1972年苏联计划产量的半官方数据;苏联原本希望在1971年生产4000万至5000万件集成电路,在1972年生产7500万至1亿件。这些数字被认为是对实际生产的不可靠指导:
— 在这个技术复杂行业的发展初期,可能无法制定准确计划。集成电路的产量尤其难以预测,因为其对工人技能、生产技术和制造设备品质的差异极为敏感。即使产量出现微小变化,也会被放大为可用产出的显著改变*。因此,在预测1971年和1972年产量时,制定计划者似乎严重高估了可实现的产量。
— 在年产量3000万件的水平上,集成电路几乎肯定会出现于终端消费和商用产品。我们没看到多少这方面证据。
— 集成电路的生产很大程度取决于来自行业外供应商的高品质材料的不间断流动,而行业对这些材料基本无法控制。事实上,不同品质材料的不均衡交付是阻碍1970-1972年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
预估1972年以后的产量甚至更加困难。在产量象征性好转和集成电路制造效率普遍提高的情况下,1973年苏联的集成电路产量将在4000万到5000万件之间。
————————————————————————————————————————————————————
*例如,生产量从10%(废品率90%)提高到15%,会使可用产品增加50%。
翻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