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银色水怪”的传说

幽深的贝加尔湖充满神秘感,布里亚特人对其敬拜如神祗,各种上古传说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另一方面,危险的暗流、夜间的火光、频繁的地震无不令人心生恐惧。

来到旅游胜地奥利洪岛(Ольхон),白天听导游讲故事不觉得可怕,夏夜如湖面般静谧清澈,令人不由怀疑难道种种传说都是虚构?或许并没什么狂暴烈风从萨尔马河谷吹来,每年也没有几十个人不明不白死亡。但真正的贝加尔湖可能不像表面上那么“温柔”。

原潜艇军官、著名UFO专家弗拉基米尔·阿札札的书提到过贝加尔湖“黑色潜水员”的故事。据他说:1982年军队在贝加尔湖进行潜水员例行训练,至于训练的具体位置不得而知,大家普遍相信靠近北部水域。

当训练进行到水下50米深度,军事潜水员们发现一些人形生物,远看似人类,但体长三米又表明不是人类。这些生物的轮廓其实不是黑色而是银色,头戴某种透明球体,肯定不是什么“人鱼”。情况迅速报告指挥员,据说其中一位军官决定不惜代价捕获一只送交上级。没想到这些“泳客”不好惹,它们膂力奇大,把军事潜水员像玩具似的抛来抛去,甚至直接掷出水面。结果三名潜水员死于减压症,另四人进高压舱治疗。

听起来特不靠谱?一位当地记者谢尔盖·沃尔科夫准备揭穿这个怪异故事。他联系了北贝加尔斯克市(湖岸最大居民点),那里有个“独立第5海事培训中心”,联邦安全局、内卫部队和紧急情况部的潜水员都在此受训。可想而知,中心管理者直斥该故事“胡言乱语”:首先他们机构从未发生潜水员身亡事故,其次培训中心成立于1996年,历史没那么久远。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1982年的时候贝加尔湖没有潜水员训练?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巴拉克拉瓦海军潜水学校部分人员疏散至贝加尔湖南岸小城斯柳江卡,借住“铁路员工文化宫”。又建立了专用训练码头,把一些设备沉入浅层湖床供学员练习搜救和水下爆破等科目。1942-1943年冬季严寒,潜水学员被迫在极端条件下受训,冰窟窿很快被冰块填满,搭帐篷生炉子加热无济于事。直到1944年学校才迁回温暖的黑海边。

但贝加尔湖潜水训练并没中断太久。1976年建设贝阿铁路干线时曾有一支12艘巡逻艇组成的水上大队,也许他们就是故事的基础?潜水员完全有可能来自别的地区。

有意思的是,一些当地学者没把这个故事当谣传。例如布里亚特方志学家阿列克谢·季瓦年科就认为潜水员可能真的看见了什么——不是海豹。

据季瓦年科介绍,贝加尔湖渔民很重视所谓“银色泳客”的问题。距离斯柳江卡40千米的库尔图克村民尼古拉·基利耶夫曾告诉方志学家,他1990年代有一回和朋友在环贝加尔湖铁路附近捕鱼——必须指出这个地方的湖水深达1400米,夏天水温低于3摄氏度,万一掉进去凶多吉少。几个人白天捕鱼,半夜惊见巨大银色生物从冰冷湖底跃出水面嬉戏。由于害怕怪物掀翻汽艇,他们扔掉渔网、发动引擎逃回村子,再不敢去那附近打渔了。基利耶夫站在岸边把事发位置指给季瓦年科看,同行的渔民也大致描述了情况。但这些目击者中基利耶夫是唯一活着的,其他人随后都去世了。

“和平号”深潜器团队得知此事,颇感兴趣。2008-2010年进行大型综合科考活动,潜水160次,季瓦年科亦有幸参观贝加尔湖深处。他说当时下潜位置就是军事潜水员遭遇“泳客”的位置,可惜什么都没看到。

季瓦年科还表示,跟他交流过的紧急情况部专家不仅相信渔民的叙述,而且证实了1982年的事故。季瓦年科回忆起他在巴尔古津湾偶遇军人,问对方来做什么,士兵们含糊回答探测水深,因为“湖泊学家不完全了解水下生物”。

亚历山大·科洛蒂洛写的《贝加尔湖水兵》一书似乎能够间接证实季瓦年科的说法。书中谈到1960年代开始人们对贝加尔湖的研究兴趣再度高涨,地理学家和制图专家频繁来到岸边,考察船反复驶过湖面……

季瓦年科承认贝加尔湖有不少难解之谜:如果你在湖边点燃篝火连续宿营多日,可能会看见湖底深处的辉光、湖面游弋的“灯火”,听到令人胆寒的声响。

季瓦年科本人三次目睹湖上UFO现象。第一次是在博雅尔斯克火车站(湖东南岸)附近私人别墅,透过窗口望见湖面有个巨型白球静止不动,不像湖底逸出的可燃气体。第二次是在坦霍伊村的温暖夏夜,望见一个”小而黑”的物体从高空急速俯冲,眼看差几米接触水面,陡然改变轨迹。季瓦年科和朋友们(约10位)以为这个东西马上要撞击渔船了,岂料突然消失无踪,仿佛从没出现过。第三次是望见一个银色/橙黄色雪茄形物体从屯津斯卡亚山谷飞出,在贝加尔湖上空释出三个小球散开,继续奔向哈马尔达班山脉。季瓦年科估计该物体长约200米,宽约50米,事后听说乌兰乌德那边也目击到了。

季瓦年科查阅旧档案,意外看到两份惊人的文件。第一份记载1909年曾出现相似物体,人们在外贝加尔铁路目睹它飞向贝加尔湖。

至于“泳客”,季瓦年科找到了百年前托博尔斯克农民库兹明·莫罗科夫的证词。此人说他朋友——贝加尔湖岸居民费德切讲过贝加尔湖里“生活着法老”。有一次这些“法老”狂性发作,击沉一条小船,之后村民想到办法,抛出一张坚固的大渔网,把约50只“法老”拽上岸。“它们模样就像人,有脑袋、胳膊、手,惟腿下面融合的地方像鱼尾”。村民们鞭打“法老”,统统“扔回汪洋”,从此它们再没出现。

传说讲到这里,请广大读者自己判断可信不可信。一方面,阿列克谢·季瓦年科有点像个幻想家;另一方面,他的学术成就并非虚传。此人是外贝加尔民族学博物馆联合创始人之一,当过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档案馆馆长、西伯利亚和远东档案学家委员会委员,还是贝加尔自然资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历史学副博士。他曾在布里亚特挖掘出史前鸵鸟蛋,揭露了500座古代遗迹,以及1650年在贝加尔被蒙古人杀死的俄罗斯使团成员耶罗费·扎波罗茨基的坟墓。此外,他还寻获了本地东正教圣徒瓦尔拉玛·奇科伊斯基的遗骨,在巴尔古津协助确定了失踪多年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多尔之墓,还有古代圣地、堡垒、居民点等相当有意思的物体,甚至传说中沉入贝加尔湖底深不可及之处的高尔察克黄金!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