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十月革命一声炮的人

叶夫多基姆·奥格涅夫

1917年10月25日夜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发出了赤卫队员攻打冬宫的信号。开炮的水兵叫叶夫多基姆·奥格涅夫,你可知他后来的命运吗?

叶夫多基姆·奥格涅夫1887年生于沃罗涅日省旧克里乌沙村。家庭贫穷,为谋生经常迁移,颠沛三年才在顿河州一个村庄定居下来。幼年的叶夫多基姆是个活泼好动的聪明男孩,姊妹玛丽亚回忆叶夫多基姆经常和小孩们在河里泡一整天,划木筏玩海战,而他总是扮演指挥官。

1909年叶夫多基姆入伍波罗的海舰队,很快展现出潜能,刚2年就进入海军炮手学校受训,毕业后分配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服役。据战友说,奥格涅夫赞成二月革命,参加过从监狱释放政治犯的行动。但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还要等几年才来到。

1917年10月24日深夜,阿芙乐尔号驶入彼得格勒水域,停泊在冬宫附近。此时赤卫队正在攻打城内关键位置,清晨时分基本夺占首都。

据守冬宫的临时政府被勒令于25日晚九点之前投降,否则强行杀入。革命委员会决定以阿芙乐尔号炮声为信号,命令水兵们密切监视彼得保罗要塞。该舰第一任政委亚历山大·别雷舍夫回忆:如果最后通牒无效,则点燃火把示意。

叶夫多基姆·奥格涅夫被安排值守炮塔。在十月份漆黑的夜色里,他和战友们专注地望着要塞方向。21点全体人员各就各位,但未见火光,21:15、21:30仍无动静,阿芙乐尔号上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21:40火把终于点燃,奥格涅夫拉动击发,六英寸大炮巨响震得彼得格勒一哆嗦。几小时后冬宫易主,临时政府成员被捕。

夺取冬宫之后奥格涅夫继续在阿芙乐尔号待了几星期。但地面也需要熟练炮兵,于是11月底他申请上前线。指挥部将一部“陆地巡洋舰”——“卡列津之死号”装甲列车委托给他,沿着铁轨去镇压反布尔什维克中心地带的暴动。

此期间确实打过几场硬仗。例如在尼基托夫车站附近遭遇伏兵和大规模炮击,叶夫多基姆迅速观察敌我位置,操作“卡列津之死号”击溃攻击者。尽管战绩突出,但他也没在装甲列车待很久,又调到萨尔斯克集团军带领一支骑兵小队。

1918年4月中旬,奥格涅夫的78人小队占领波尔塔瓦州哥萨克霍穆捷齐农场。4月19日奥格涅夫召开群众大会,热情洋溢地鼓动哥萨克人站在苏维埃政权一边。

与此同时,附近一座维谢罗农场仍被“白军”占据,他们派代表进入哥萨克霍穆捷齐农场,提出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奥格涅夫没料到,这实际是对方等待增援的缓兵之计。

次日黎明几百名“白军”包围哥萨克霍穆捷齐农场。敌众我寡,必须立即撤退。奥格涅夫明白撤退就意味着放弃伤员和辎重,于是命令主力先走,自己带少数人留下掩护。

奥格涅夫顺利打退第一波进攻,弹药告急。此时掩护小组还剩三人:他自己、勤务兵和一个投诚的本地哥萨克。仨人跳上马背冲向远方,边跑边还击。跑到一处土岗,本地哥萨克勒紧缰绳下马,朝奥格涅夫后背开枪,叶夫多基姆·帕甫洛维奇当场殒命。

水兵、骑兵奥格涅夫被人就地草草掩埋。1966年举行隆重迁葬仪式,遗骨葬入哥萨克霍穆捷齐农场烈士墓,并在他牺牲的位置树立纪念碑。四年后列宁格勒的一条街道被命名为“叶夫多基姆·奥格涅夫街”,沃罗涅日市、普罗列塔尔斯克市也有同名街道。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