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伦芝·姆克奇扬(Фрунзе Мкртчян,昵称“福伦吉克”、“姆格尔”)是苏联电影界最耀眼的喜剧片明星之一,广受观众支持喜爱,1984年荣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在大银幕上他幽默爱玩,散发着无穷活力和光彩。而在摄影机后,却很少看到福伦芝展露笑颜,因为妻子和儿子的疾病总令他满面愁容。
福伦芝1930年生于亚美尼亚久姆利市,父母是逃离大屠杀的难民,都在纺织厂上班:母亲做职工食堂洗碗工,父亲做考勤员,后因家贫难活,偷拿了5米布料换钱买饭,被判10年劳改,在下塔吉尔伐木。
所以,尽管福伦芝从小具有表演天赋,却并未直接踏上艺术之路。因为读不起大学,他在工厂俱乐部当了好几年助理放映员,业余时间参加民间演出。后来福伦芝决心吃演员这碗饭,26岁从埃里温戏剧和艺术学院毕业,参演平生第一部电影《寻找收件人》。之后他连续获得导演邀请,第8部作品:喜剧电影《三十三》观众反响十分热烈,在《米米诺》中饰演角色的“金句”传遍大街小巷。
1966年福伦芝拍摄代表作《高加索俘虏》期间,第二任妻子多娜拉·尼古拉耶芙娜也在片中饰演一个角色。本来夫妻俩同场工作是件高兴事,但多娜拉却渐渐表现出病态妒忌行为,甚至限制丈夫行动。精神科医生诊断她患有遗传性精神分裂症,在亚美尼亚国内治疗一段时间,转往法国某精神病诊所,终未痊愈。他俩的儿子瓦兹根1972年出生,遗传了母亲的精神问题。
接连打击彻底改变了福伦芝的生活和情绪状态,过去那个激昂向上、热爱生活的人消失不见。虽继续从事表演事业,但露面频率显著降低。有人说他常常深夜在街头徘徊踱步,一个人静静思考心事。
福伦芝后来与第三任妻子塔玛拉结婚,无子女。生命最后几年,他全身心投入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剧院(埃里温“姆格尔·姆克奇扬”剧院),似乎恢复了年轻时的神采,重新找回人生目标。可惜命运的捉弄十分残酷,1993年12月29日福伦芝·姆克奇扬突发心脏病在埃里温家中逝世!数千人参加葬礼,出殡队伍穿过中央大街,灵柩安葬科米塔斯名人公墓。不久,剧院在痛失创始人的遗憾中开门营业。
多娜拉·尼古拉耶芙娜2001年死于亚美尼亚塞凡市精神病院,享年71岁。儿子瓦兹根2003年辞世,女儿妮娜1998年因癌症术后并发症死亡。如今只有一位外孙女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