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夫人大报仇

(儿按:修改重发一篇旧文)

认识伊琳娜·雅科夫列娃的人大概都想不到,这位受过良好教育、聪明漂亮的莫斯科大学编外副教授之女有朝一日会去杀人。而1917年11月在火车站打死旅客的那位醉酒布尔什维克也绝对想不到,这一举动竟宣告了几年后自己的死刑。

1915年,莫斯科编外副教授、律师、房东雅科夫列夫去世,留下妻女和足够她们享受生活的丰厚遗产。女儿伊琳娜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会说多种语言,学过小提琴和马术,擅长解决逻辑问题,对事物细节过目不忘的能力每每令人惊奇。她的人生原本会像其他富家女孩一样平安度过,岂料遭遇了1917年社会剧变。

1917年初伊琳娜结识青年律师尼古拉·阿拉克罗夫,夏天二人订婚。后来尼古拉成为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的助手,被派往俄罗斯中部省份公干,伊琳娜随行。同年11月他俩坐火车返回彼得格勒,在火车站遭遇巡逻队盘查。尼古拉·阿拉克罗夫被带离车厢,某个酒气熏天的布尔什维克分子在伊琳娜的注视下开枪将其杀害。

之后的雅科夫列娃同大多数第一批移民一样,先逃往敖德萨,辗转君士坦丁堡乘船去柏林或巴黎。流亡法国期间伊琳娜认识了弗朗茨·特纳伯爵,1923年成婚。她常随丈夫出席各种政府接待活动,在一次会议上遇见苏联使团技术助理谢尔吉耶夫,赫然认出他就是当年杀害尼古拉的凶手之一!

特纳伯爵夫人无法立即实施复仇计划——首先必须查清凶手同伙身份。为此,伊琳娜暗中接近谢尔吉耶夫做他情妇,巧妙表示自己崇拜那些敢于杀死任何人的“冷血英雄”。谢尔吉耶夫闻言大喜,吹嘘说曾在1917年枪毙过一个反革命。伊琳娜心中有了底,假装好奇继续问出事情细节,包括巡逻队另几人的名姓。

经过一番准备,伊琳娜通知丈夫自己要回俄罗斯寻找隐藏的家族财宝。她持假护照重返祖国,开始搜寻凶手。讽刺的是,其中一人与未婚夫同姓,叫斯捷潘·阿拉克罗夫,当过契卡小头目,现因中风瘫痪。伊琳娜前往莫斯科附近疗养院探望此人,自称“侄女”,带着有毒软糖喂给“叔叔”品尝。医生查验尸体,认为死者与亲属重逢情绪过度兴奋,引发心脏病。

另外两个人:图什科维奇和马尔采夫,被伊琳娜约至小餐馆接受“采访”,理由是为描写内战的书籍搜集素材。伊琳娜成功在二人酒杯投毒,当他们失去知觉时,自己也假装剧烈腹痛“昏迷不醒”——当年的餐馆经常发生食物中毒。

当晚伊琳娜出境返回巴黎。她直奔谢尔吉耶夫住所,用安眠药将其灌翻、捆绑,握着手枪等候苏醒。谢尔吉耶夫醒后,伯爵夫人表明自己真实身份,吓得他当场尿裤,模样既丑陋又可悲。伊琳娜没开枪,推门走了。谢尔吉耶夫奋力挣脱绳索,慌慌张张跑到街上,被躲闪不及的出租车撞死。

伊琳娜读报得知谢尔吉耶夫死讯,进了家小餐馆,点一杯酒喝光,对准太阳穴扣动扳机。人们在她手袋内发现字条,写着“我一人所为”。伊琳娜·特纳-雅科夫列娃伯爵夫人殁年26岁,显然对她而言,替1917年未婚夫之死报仇是一件光荣之举。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