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时代,“背叛祖国”之人落网后多数被政府枪决,其家属的命运各有不同。一些人被迫忍气吞声低调生活,因为从未料到家人会做出“这种事”,另一些人受不了压力选择自杀。
许多影视作品(尤其西方国家电影、电视剧)喜欢描写苏联变节者亲属甚至上司、同事受牵连被枪杀,这种情况不能说绝对没有,但基本只存在于斯大林/贝利亚时期。
维克多·别连科1976年驾驶米格-25P截击机叛逃日本。塔斯社消息称:日本强行扣留苏军飞行员,此人因迷航进入外国领空,非自愿降落函馆机场。
别连科的母亲和妻子柳德米拉被迫出席“新闻发布会”,哭着表示她们不相信维克多故意叛国。现场禁止记者提问。之后多家西方媒体刊登了叛逃飞行员家属抹眼泪的照片。美国评论家约翰·巴伦写过一本关于别连科的书,声称别连科长大后极少跟母亲联系,妻子曾提出离婚。柳德米拉本人在罕见地接受采访时说,丈夫逃跑后他们家没怎么被国安部门骚扰,而她始终想不通别连科为什么出逃。
1978年,前ГРУ(总参情报总局,“格鲁乌”)军官维克多·苏沃洛夫(弗拉基米尔·列尊)携妻子和两个孩子从日内瓦叛逃英国。1999年他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时说,留在苏联的亲属“必须为他的罪孽负责”(具体如何没讲)。
另一方面,据说列尊在切尔卡瑟帮哥哥买了一套房子,并两次邀请父母、岳父岳母赴英国探亲。其他消息来源无法证实或否定上述说法。鉴于此人在国外成了作家,经常在军事历史著作中提出争议性观点(例如“1941年春夏之交红军正准备入侵德国”),似乎不能排除弗拉基米尔·列尊对家人也喜欢“耍手段”。
原克格勃第一总局上校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1985年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招募,向英国政府提供大量情报。国外称他是潘科夫斯基之后最重要的苏联内鬼,国内缺席判处他死刑。此人后来接受BBC主持人塞瓦·诺夫戈罗兹夫采访时透露,1989年苏联政府打算没收他妻子莱拉(同样出身克格勃家庭)和两个女儿在莫斯科的全部财产,但未实施。
1991年莱拉带着女儿去伦敦投奔丈夫,二人长时间分居,之后莱拉提出离婚,带孩子返回老家。戈尔季耶夫斯基对外表示离婚是克格勃的要求,说莱拉的家人一直被国安部门监视,早年的第一任妻子也经常被传唤审讯。
前面提到的ГРУ上校奥列格·潘科夫斯基1960-1962年向美、英情报部门提供绝密信息,包括击落U-2侦查机细节、“古巴导弹危机”苏联战略计划、核试验等。根据《论据与事实》的报道,国安部门详细调查了潘科夫斯基妻子维拉和大女儿玛丽亚(小女儿年幼),确信她俩对丈夫和父亲的叛国行为一无所知,因而未加迫害。维拉和玛丽亚改姓“加波维奇”,搬家继续生活,玛丽亚后来甚至在一个克格勃分部工作。
苏联解体后大量揭秘克格勃内幕的前上校奥列格·卡卢金曾透露:“苏联最有钱间谍”阿道夫·托尔卡切夫(电子工程师,1979-1985年向CIA出卖54项绝密情报,获酬78万卢布及200万美元海外存款)的妻子娜塔莉亚曾和他(卡卢金)在克格勃共事,丈夫被抓后她也被判叛国罪。1986年托尔卡切夫执行死刑,90年代娜塔莉亚出狱。至于那笔海外存款的下落,各种传言满天飞,CIA发言人拒绝证实是否已返还托尔卡切夫遗孀。
文章最后介绍一下阿尔卡季·舍甫琴科,1973-1978年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是冷战时期苏联最高级别的叛逃外交官。他全家跟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关系密切。1978年4月舍甫琴科滞留美国拒绝返苏,一个月后其妻列昂金娜自缢身亡。儿子根纳季后来回忆:母亲连日音讯全无,他去寻找,不料在衣柜发现尸体。
再后来他家莫斯科寓所内全部财产被没收。1979年根纳季被迫从外交部辞职,改名换姓一直到90年代。葛罗米柯为了避嫌只能保持距离,但仍然尽可能施以援手,包括安排列昂金娜下葬昆采沃公墓。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