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1年末涅瓦河左岸一块突出地带的“涅瓦河狭地之战”,无疑是列宁格勒会战期间最血腥最惨烈的战斗之一。斯捷潘·谢德赫少校率领一支部队不畏牺牲、娴熟作战,夺取并坚守这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桥头堡。但少校却突然被上级定罪枪杀!究竟发生了什么?
1941年8月底,德军突破列宁格勒城外苏军防线,开始封锁城市,并于9月8日占领施吕瑟尔堡,闭合了陆地包围圈。这之后列宁格勒只剩拉多加湖一条对外通道,苏军指挥部立即制定解围计划,部署第54军从东部向涅瓦河左岸进攻。为此,必须先派一支部队强渡河面夺取桥头堡,以便主力顺利过河。9月18日行动开始,强渡重担落在115师肩上,预定用两天时间完成任务,迎接54军到来。
最先过河的是115师576团,整个行动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表现。团长斯捷潘·谢德赫1901年生于库尔斯克省,19岁参加红军,晋升少校刚刚一年。他率领士兵乘坐渔船和自制木筏悄无声息划过涅瓦河,快速消灭前沿德军,随后在海军陆战队支援下将桥头堡扩大到正面4千米、纵深2千米,即所谓“涅瓦河狭地”。576团的成功使得苏军指挥部能够向河对岸输送部队和装备,但德军也不会坐视不理,他们用步兵和坦克增强现有兵力后开始反攻,不断压缩苏军阵地,漫天炮弹落在谢德赫少校与官兵身边。尽管正面缩小到2千米、纵深缩小到500米,顽强的576团仍然守住桥头堡不失。
持续多日的激烈交火令双方都损失惨重,九月底576团伤亡865人,德军第20摩托化师丧失战斗力被迫后撤。极端恶劣天气和食物供应问题导致的疾病更令苏军雪上加霜。10月4日谢德赫少校报告:576团仅剩82人,在“涅瓦河狭地”的士兵平均存活2天、军官3天。10月6日少校负伤,住院15天重返桥头堡。这时苏军指挥部开始了新的突围作战,计划没怎么变:仍然令54军从“涅瓦河狭地”自东向西进攻。576团再次冲锋在前,直面德军凶猛火力。10月30日谢德赫手下的军官已经全员损失两轮了,他向上级报告:“……虽经多次补充,大部分人已牺牲,一些营仅剩10-12人,全团目前共170人。士兵白天黑夜遭受炮击。结论:有必要重组第576步兵团,转为第二梯队。”11月1日谢德赫被捕,指控他“惊慌失措”,在一次战斗期间喝酒脱离岗位。次日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处“三人小组”判决谢德赫死刑立即执行。
历史学家认为,少校被枪杀的命运受到最高指挥部和约瑟夫·斯大林本人要求尽快打破封锁的共同影响。由于部队缺乏训练、敌人防守严密,进攻遭遇极大挫折、陷入僵局,势必寻找一个“替罪羊”,斯捷潘·谢德赫不幸被“选中”。1941年11月2日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处的命令称:谢德赫指挥部队期间表现出“玩忽职守和不作为犯罪”。团政委潘科夫的报告描述更具体,称11月1日576团士兵六次进攻均告失败,原因是少校命令他们攻打“反坦克堑壕内壁”,根本毫无意义。此外政委还说谢德赫曾在战斗期间醉酒,未能承担职责。
1942年4月底,德军消除了“涅瓦河狭地”桥头堡。同年9月苏军再次渡河,经反复拉锯,11月最终守住桥头堡。直到列宁格勒解围,在“涅瓦河狭地”战死的苏军官兵曾估计高达200000(《真理报》1960年代报道),近年的研究约50000-68000,确切数字难以统计。德军损失粗略估计约35000-40000人。
战后很长一段时间,斯捷潘·谢德赫的名字被从伟大卫国战争的光荣历史中刻意抹掉了。苏联解体后,列宁格勒军区检察机关被要求重审此案。2010年9月谢德赫少校平反恢复名誉,次年认定为镇压受害者,2014年距离“涅瓦河狭地”不远的小城市基洛夫斯克的一条街道以他的姓名命名。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