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8月,列宁格勒聋哑人协会戏剧小组的演员们忙于排练十月革命纪念日献礼节目,剧本基于奥斯特洛夫斯基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当排练如火如荼之际,一群陌生人突然闯入大厅,二话不说逮捕导演。不久这群残障者被指控“参加法西斯组织”,共牵连54人,35人遭刑讯逼供后判处枪决。此事件无疑是“大恐怖”历史中最荒谬的冤案之一。
1920年代,在原米哈伊尔·亚历山德洛维奇大公府邸建立了列宁格勒聋哑人教育之家,很快成为残障人士的文化活动中心,拥有电影院、图书馆、各种青工讲习班与兴趣小组。聋哑导演米哈伊尔·谢苗诺维奇·塔戈尔-卡利耶利领导的全国第一家聋哑人剧院也在其中。
1937年夏天,塔戈尔-卡利耶利导演突遭便衣抓捕,焦虑的演员们很快意识到他们面临的危险。几天后大搜查开始,就连表演用的花剑也被当做非法冷兵器没收。接着演员们被安全部门从家中带走,在内务人民委员局大楼通过手语翻译接受审讯。威逼恐吓之下,列宁格勒“聋哑人案”像雪球般越滚越大,短短数月就逮捕了五十多人。
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其实都是全俄聋哑人协会列宁格勒分会主席埃里克·托季米亚宁告密的牺牲者。埃里克·托季米亚宁是地方名人,曾经为残障群体办了不少实事,直到他听说有聋哑人在火车站和列车上兜售手工明信片。也许他天真地认为这是一种“投机倒把”行为,也许他仅仅因为没从中分得好处,总之,他立即向打击盗窃社会主义财产和投机倒把局(ОБХСС)提交举报信,声称明信片可能包含反革命材料。
来自民警部门的ОБХСС局长扬·克劳泽发现可以把这桩案子夸大成政治案件,借以邀功请赏。搜查期间在涉事者亚历山大·斯塔德尼科夫公寓内意外缴获一张印有希特勒形象的小卡片,又发现德国政治移民、德国共产主义者、缝纫车间工人阿尔伯特·布吕姆(聋哑)住在相邻房间。
实际上,那张所谓的“希特勒照片”是阿尔伯特·布吕姆从家乡带来的香烟盒里面的宣传品,斯塔德尼科夫可能是顺手拿走的,也可能是布吕姆赠送或卖给他的。结果阿尔伯特·布吕姆被定性为“盖世太保间谍”,他的朋友都作为同谋逮捕,其中包括雕塑家/市执委会成员托佳明诺夫、夜校老师明茨洛娃、艺术学校摄影员布良采夫,以及企业先进工人、生产负责人、全俄聋哑人运动会获奖者等。他们全部被指控组建了一个跟德国领事馆有直接联系的法西斯恐怖组织,企图对党的领导人发动恐怖袭击。
审讯中,凡不肯老实配合警察的聋哑人均遭酷刑对待,而警方出具的案卷材料根本令人难以置信。例如,笔录显示已发现的阿道夫·希特勒照片竟达1400张!一名37岁残障摄影师尼森鲍姆则“供称”他准备杀害约瑟夫·斯大林。
调查人员急于快速结案,配合审讯的手语翻译十几个小时连轴转,没有午餐休息,被迫目睹殴打辱骂残障者全过程。当他们心理崩溃开始哭泣时,就被威胁如果不合作,将被带进大房间的地下室(译注:枪毙)。
顺便一提,假如此案发生在两年之后,即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署、苏德建立表面友谊的情况下,一切都将完全不同。被捕者很可能训斥吓唬一通了事,最多给予轻微程度的惩罚。但在1937年,按照逮捕并消灭“人民公敌”的现行指令,安全部门不会手下留情。
最终,根据“公正调查”之结论,认为全俄聋哑人协会的“法西斯恐怖分子”在军工厂从事间谍活动,并计划于1936年5月1日、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1937年1月在列宁格勒斯莫尔尼宫广场发动恐怖袭击(但未解释上述袭击为何没出现)。特别“三人小组”据此决定对本案34名被告执行死刑,最年轻者22岁,最年长者64岁,其中包括聋协的埃里克·托季米亚宁(多么讽刺)——历史学家А.拉祖莫夫相信调查人员也罗织了这位告密者的“罪状”,甚至他那封举报信就是计划的一部分。他们是:
А.Г.阿古列耶夫、Я.М.安特尔、Н.А.布良采夫、Н.А.瓦西里耶夫、А.М.瓦西里耶娃、Н.И.温特尔、А.В.维希克耶维奇、А.А.戈洛温娜、Э.М.戈尔丰克利、М.И. 格里戈利耶夫、Н.Я.古尔耶维奇、Н.Г.德沃依诺夫、Н.Л.捷布涅尔、В.Г.多罗茨基、Б.В.热尔科夫斯基、В.И.扎克斯、Г.С.佐洛特尼茨基、Е.И.克鲁舍甫斯卡娅、П.И.库姆耶、Т.В.库尔恰温、В.С.卢岑科、М.С.马尔科维奇、М.С.明茨洛娃、А.В.涅克拉索夫、И.М.尼森鲍姆、А.К.巴甫洛维奇、А.А.彼得罗夫、Е.Ф.波戈尔热利斯卡娅、В.В.列济科、А.С.斯塔德尼科夫、М.С.塔戈尔-卡利耶利、Э.М.托季米亚宁、М.Д.乔索娃、И.И.切尔温斯基,以上人员1937年12月24日处决。另有一名德米特里·巴夫洛维奇·霍林1938年1月处决。
其他19名被告分别判处在卡拉干达和摩尔多瓦劳改营服刑十年,他们是:
萨穆伊尔·坦列耶维奇·阿布拉姆宗、列昂尼德·埃米利耶维奇·博恩、彼得·瓦西里耶维奇·瓦西里耶夫、彼得·特罗菲莫维奇·维什克维奇、格奥尔基·伊万诺维奇·格沃兹杰夫、马克·约瑟夫维奇·古特金、罗斯季斯拉夫·谢尔盖耶维奇·祖布科夫斯基、奥斯卡·季诺维耶维奇·凯塞尔、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库兹明、弗拉基米尔·阿尔谢尼耶维奇·利亚林、谢尔盖·阿法纳西耶维奇·米丘科夫、帕维尔·伊万诺维奇·莫洛佐夫、亚历山大·雅科夫列维奇·普希金斯基、瓦西里·伊利伊奇·罗曼诺夫、米哈伊尔·谢苗诺维奇·罗斯金、费奥多尔·瓦西里耶维奇·斯维亚琴科、伊茨霍克·门捷列耶维奇·所罗门诺夫、弗拉基米尔·斯捷潘诺维奇·斯捷潘诺夫、边齐安·阿克克罗维奇·爱伦堡。
ОБХСС局长扬·克劳泽未能获得他期望的晋升。随着贝利亚取代叶若夫执掌内务人民委员部,1939年3月克劳泽与其下属被立案调查,1940年因工作中的伪造欺诈行为和“严重违反社会主义法制”枪毙,“克劳泽主义”变成骂人话。劳改营服刑者同年获释。冤死者1955年平反昭雪,在埋葬他们遗体的列瓦绍夫斯基墓地,2008年落成一座纪念碑,碑刻手语五指张开,意为“寻求援助”。
走出劳改营的两个聋哑人:萨穆伊尔·阿布拉姆宗和格奥尔基·格沃兹杰夫曾表示,他们从未交代任何“罪行”,却被手枪把击打后脑,看都没看就在口供上签了字。Г.С.佐洛特尼茨基遇害时女儿仅三个月大。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