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百人是男儿”——反抗拉脱维亚独立的特警队员

1990~1991年,重获独立的拉脱维亚境内有一支忠于苏联的特种警察分队(ОМОН),在近乎绝望的境地徒然抗拒历史车轮。尽管他们勇气可嘉,仍被许多人视为叛徒或罪犯。

ОМОН是苏联政府1988年成立的特警机动分队,属于精锐警察力量。分队成员经过严格甄选,有实战经历或服役期间表现突出者优先。他们是坚强无畏的战士,视职责高于一切。

苏联各大城市、包括各共和国首都皆有ОМОН分队驻扎。1988年联盟内部风起云涌,许多特警(尤其波罗的海国家特警)感到忧虑不安。大家看得很清楚:苏联政府已经失去实权,对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人民思想和灵魂的多年压制即将走到尽头。拉脱维亚ОМОН隶属共和国内务部,所以最初表示支持独立运动。

1990年5月4日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拉脱维亚过去被苏联非法吞并,今恢复独立共和国之地位。5月15日一群忠于苏联的陆军参谋部军官企图冲击最高苏维埃,拉脱维亚政府在ОМОН的支援下将其轻松击退,捍卫了共和国的独立。

ОМОН的举动一时间令他们成为拉脱维亚人的英雄。可惜好景不长,没几个月内政部长换人,与ОМОН关系密切的布鲁诺·施坦因布里克被民族主义者阿洛伊斯·瓦兹尼斯取代,后者受到国内大批民族主义者热烈拥护。一夜之间,原本是拉脱维亚人盟友的ОМОН“变成”了敌人,被指责为共产党的镇压机关。ОМОН对此当然无法接受,拒绝被强加“全民公敌”帽子。分队指挥官雷马里中校发表声明称,里加ОМОН依然忠于苏联宪法和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此举实际等于宣战,作为回应,瓦兹尼斯停发了ОМОН的现金津贴,断绝弹药和燃料供给。

应拉脱维亚共产党第一书记要求,苏联内务部长巴卡京于1990年秋天将里加的ОМОН改为联盟直接领导。除手枪外,为作战人员配备自动武器、手榴弹和两部装甲车。1991年1月拉脱维亚正式独立,苏联内务部命令里加ОМОН(不超过150人)发起暴动:短暂地攻占电报局、出版社、警察局和桥梁,并抢劫内务部高级学校的武器库。

彼时里加市内实际存在双重政权:仇视独立的军队、克格勃人员、警察和俄罗斯族人数虽少,但不会轻易退却;拥护独立的拉脱维亚人民阵线则摩拳擦掌图谋报仇。ОМОН做好了充分准备,他们的训练和装备远远胜过拉脱维亚政府临时拼凑的队伍,足够抵御数倍于己的对手。

远离政治、信息闭塞的里加ОМОН持续解除拉脱维亚民族主义警察战斗队的武装,要求成立新政府、捍卫苏联宪法,同时希望莫斯科施以援手重建旧秩序。这些特警相信该国独立运动将迅速瓦解,于1991年春夏发起多次行动“恢复苏联领土完整”,包括突袭边防哨所和约200处“非法”海关检查站——他们似乎认为这样做就能挽回苏联。ОМОН在行动中时常杀伤边防军人,最著名的一次突袭是攻打米亚京因凯哨所,造成7名拉脱维亚警察和海关职员死亡、一人重伤。

然而ОМОН始终孤军奋战。莫斯科当局忙于自己的重大事务,无暇顾及里加市内“一小撮”特警。ОМОН多次联系莫斯科求援,但答复总是“克制地拒绝”,只好寄最后希望于八月政变(8·19事件)。特警分队声明效忠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再次夺占里加电视台、广播台、市警察局和通讯中枢等。当八月政变被挫败后,ОМОН最终意识到大势已去,苏联救无可救,不会有人来协助他们战斗。分队指挥官联系拉脱维亚政府讨论撤回俄罗斯的条件,虽然政府另有打算,但ОМОН仍然站稳立场,争取到和武器、家属一同空运回俄。9月1日,124名特警及家属、武器飞抵秋明市。一个月后副指挥官谢尔盖·帕菲约诺夫被俄罗斯政府引渡至拉脱维亚,判处四年徒刑,1993年应叶利钦的个人请求释放回俄。

截至前几年,关于ОМОН杀害拉脱维亚民族主义者、袭击边防哨所的诉讼仍在进行。某些人认为俄罗斯政府出卖了里加的ОМОН,另一些人则认为ОМОН是“红色法西斯”,违背人民意愿发动毫无意义的战争。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