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加什维利”和“采列捷利”来自哪里?亚美尼亚人姓氏和土耳其语有何联系?为什么阿塞拜疆人废除了该国姓氏的“俄式”后缀?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译注:斯大林原名约瑟夫·朱加什维利,伊拉克利·采列捷利是孟什维克领导人之一)
格鲁吉亚姓氏
民族学家认为格鲁吉亚人姓氏起源于公元7~8世纪,多数取自居住地,少数取自职业、本人名、父名或氏族称号(例如“阿米拉赫瓦利”、“埃里斯塔维”)。
格鲁吉亚姓氏通常由词根+后缀组成,观察后缀往往可知此人祖籍哪个地区或属于哪个族群。譬如格鲁吉亚西部米戈列尔人姓氏多以”-уа”结尾(“托杜阿”、“戈古阿”)或”-ия”结尾(“加姆萨胡尔季亚”、“贝里亚”);拉兹人则以”-ши”结尾(“哈尔瓦希”、“图古希”)。
语言学家辨别出13种常见的后缀变体。在格鲁吉亚大部分地区,包括伊梅列季、古里亚、阿扎里和列齐呼米,姓氏多以”-дзе”结尾,其含义为“儿子”(“贡加泽”、“舍瓦尔纳泽”、“杜姆巴泽”)。1997年统计约有164万人使用这类姓氏。
第二常见的后缀是”-швили”,含义很接近前一种,是“孩子”、“子女”的意思,表示“某人后裔”。1997年统计约有130万人姓某某什维利(“库鲁拉什维利”、“伊列尔达什维利”、“萨卡什维利”),多在卡赫季、卡特利地区。
带”-иани”的姓氏在格鲁吉亚也很普遍,这种“斯万人后缀”颇具格鲁吉亚西部特色。一般认为此后缀代表高贵血统,如“达捷什科利阿尼”、“达季阿尼”和“格洛瓦尼”均系古代王族姓氏。
至于其他格鲁吉亚姓氏来源,部分源于洗礼名:“尼古拉泽”、“格奥尔加泽”、“达维塔什维利”;部分源于伊斯兰教名:如“贾拉果尼亚”就是穆斯林男子名“贾拉尔”(有“伟大”、“统治”意)+格鲁吉亚名词“果尼”(“智慧”、“谈论”)。还有一些姓氏跟动物有关:“罗米纳泽”(狮子)、“朱加什维利”(羊群)。
而跟地名相关的格鲁吉亚姓氏,其最早使用者往往是某个贵戚世家的始祖。比如“采列捷利”姓,其实源于北方同名村庄和堡垒“采列季”。
亚美尼亚姓氏
亚美尼亚姓氏出现相对较晚,起码在19世纪才广泛见于政府文书,因为当时的人口普查必然要登记造册。不过贵族世家早在9世纪就开始用姓了——“马米科尼扬”、“阿尔茨鲁尼”、“阿玛图尼”、“勒什图尼”等。习惯上还会在著名姓氏前加”азг”(“世系”)或”тун”(家族),于是就有了“马米科尼扬世家”或“阿尔茨鲁尼家族”的说法。
平民阶层使用姓氏之前,为区分两个同名的人,可以称呼“阿诺之孙哈伊克”和“加尔尼克之孙哈伊克”,也可根据其特点称呼绰号,如“瘸腿阿玛亚克”或“十二子之父阿纳伊特”。随着社会发展及人口流动,使用姓氏势在必行。
大部分亚美尼亚姓氏源自祖先,外加表明归属的后缀。这种后缀明显经过演化改造,古亚美尼亚语使用”-эанц”,后改用”-енц”。现代亚美尼亚语则用”-янц”,后来又减一个字母,变成”-ян”。
如果早年间某人为表明出身世系,自称“达维杰尼茨”,那么今天就要说“达维德扬”。当然并非全部亚美尼亚姓氏都舍弃了尾音”茨”,19世纪移居俄罗斯的部分亚美尼亚裔就保留着这种后缀。但即使亚美尼亚境内,尤其赞格祖尔地区,还是能遇见“阿多尼茨”、“巴库尼茨”、“卡尔瓦列尼茨”。
虽然最常见的亚美尼亚姓氏多数出自人名,却也不乏“职业名”和“手艺名”,例如“阿茨图赫扬”(面包师)、“沃斯科尔奇扬”(珠宝匠)、“埃基米扬”(医生)、“卡尔塔什扬”(泥水匠),以及关乎个性特征的姓氏——“恰哈特扬”(“奸猾”)、“卡尔奇克扬”(“矮子”)。
亚美尼亚西部居民的姓氏有其独特之处。这部分国土曾属于奥斯曼帝国,所以当地许多姓氏有土耳其根源。例如“杰米尔奇扬”姓源自土耳其语“杰米尔奇”(铁匠)。民族学家列翁·阿布拉米扬指出,字母”ч”在亚美尼亚语中通常表示行当,那么借用土耳其语行当名就会以“奇”结尾,例如“巴尔达科奇”(陶匠),变成亚美尼亚姓氏就叫“巴尔达科奇扬”。
另有少数亚美尼亚姓氏冠以“梅利克”,表明出身显贵,如“梅利克-阿科皮扬”。或冠以“捷尔”,常被宗教人士使用,表示“神甫”或“大主教”,如“捷尔-彼得罗相”。
阿塞拜疆姓氏
阿塞拜疆姓氏约在20世纪初——也就是建立苏维埃政权头几年——才出现。19世纪之前的阿塞拜疆人名由“本名”+“父名”组成,男性加”оглу”或“заде”(均为“儿子”意),例如萨塔尔·奥格鲁;女性加”кызы”(“女儿”意),例如莱涵·古尔邦·克济。
然而,此类名字实际是特权阶层象征,他们同样是在苏联阿塞拜疆成立后率先取得姓氏的人。有一段时期平民使用“两节式名称”,即绰号+本名,比如科恰尔·马梅德(“秃头马梅德”)或乌尊·哈桑(“高个哈桑”)。
阿塞拜疆第一批姓氏基本是以父名或祖父名做基础的。没啥大变化,但合并了表示儿子或女儿的词汇,例如“阿里阿加·瑟利姆兹阿德”。此类姓氏今天仍能见到:扎法尔奥格鲁、萨法尔奥格鲁、拉玛赞兹阿德…… 另外,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不少阿塞拜疆人选择俄罗斯化的姓氏:阿利耶夫、萨梅多夫、维兹洛娃、曼苏罗夫……
尽管绝大多数阿塞拜疆姓氏来自父系,偶尔也会见到跟行当相关的,比如“维济罗夫”姓源于“维济尔”(“辩护人”、“维护者”)。
带”хан”的姓氏:塔利什哈诺夫、谷巴哈诺夫、舍济哈诺夫,表明家世尊贵。比如“巴济哈诺夫”姓,即祖上做过“巴库的可汗”。
阿塞拜疆姓氏在国外也有广泛使用者。据格鲁吉亚司法部民事登记局称,2011年格鲁吉亚最常见的五个姓中就有两个阿塞拜疆姓:马梅多夫(25968人)、阿利耶夫(17605人)。
2013年3月阿塞拜疆司法部决定恢复该国姓氏的传统发音,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某某兹阿德”、“某某奥格鲁”和“某某克济”。司法部解释这项决定时表示,阿塞拜疆姓氏的土耳其语、伊朗语、阿拉伯语词根无法搭配俄语后缀“奥夫”、“耶夫”。
编译:散栎儿@厌然闲居
禁止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